了——火箭弹是没有制导能力的,究竟落在什么地方爆炸全看运气:运气不咋样的会被接二连三甚至十数枚火箭弹命中,而运气好的也可能在整个轰炸阶段中毛都不掉一根。
战列舰那大身板在面对如同流星雨般的火箭弹轰击时压根就谈不上躲避二字。不过好在这些火箭弹携带的是化学能弹头,起爆时的射流穿甲能力虽然强大,但在众多船舱的不断削弱和分流之下并不会对其核心舱室造成伤害,所以问题并不大。
但对于小型船只而言,只要船体的中央位置挨上个一两枚,这艘船差不多就废了。如果火箭弹正好击中弹药舱或者已经完成装填的鱼雷发射器的话……大概这艘驱逐舰或者轻巡洋舰就能直接从战斗序列中划掉名字了。
面对北约舰队再次祭出这种超远距离的不要脸打法,重樱舰队除了硬着头皮顶过去之外别无他法——等到双方主力舰队进入舰炮的有效射程进行激情对炮之时,重樱舰队的雷击能力已被被削弱大半。
天空中的战斗依然在继续,在双方不停地派出有生力量进行支援的情况下还暂时保持着势均力敌,一时半会儿都腾不出手来进行对海战斗——两边的侧翼分舰队都没有打扰中间战列舰主力舰队互相对炮的意思,一边跑一边打离中央战场是越来越远。
双方的战列舰编队也不是一股脑的冲上去乱打一通。
由于射程的原因,长门级和科罗拉多级位于战场的中央位置,双方摆出战列舰隔着20公里在对轰。
稍微远一点儿的位置上,重樱的两种新式战舰——一种可以确定是三门炮塔前置的出云级,另一种则像是长门级换装4门16寸三联装炮塔之后的造型——两种战列舰加起来共18艘,正在和北约舰队由2艘改进型衣阿华级和14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组成的舰队正打得火热。
最外层则是双方舰队里主力中的主力——重樱这边是8艘大和级,北约一方则是6艘蒙大拿级和4艘改进型衣阿华级。大概是觉得在前面作战的小弟们有些碍眼,双方的终极战列舰都在往战场东边移动,与一边打着一边往西行驶的其他战列舰编队主动拉开距离。
重樱舰队的大和级与蓝星位面的原版相比变化不算太大,由于去掉了那两门充满争议的155毫米三联装副炮,整个舰体看起来更为紧凑。舰体上层建筑下方的众多27防空炮也统一更换为4联或者8联装博福斯速射炮,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增加了防空效能——只不过面对现在漫天乱窜的超级雄猫和大黄蜂,这些防空炮究竟能发挥出什么样的效果还有待检验。
至于北约这边的蒙大拿级——说真的,不管是在这里还是在蓝星位面,白头鹰的造船技术完爆重樱十八条街。相比起重樱军团只是对大和级的各种诟病之处做了针对性修改和优化,北约的蒙大拿级简直就是换了一条船。
与衣阿华级优雅的奶瓶状舰体比起来,蒙大拿级在舰体长度上微略要短上几米,但舰体更加宽敞敦实,总体形状有些像长边等腰三角形;四门三联装18寸舰炮替代了原有设计的MK7后期型,使其在火力上有了巨大的提升;舰体两侧则分别布置有7座双联装127主炮(白鹰传家宝)和总共28门8连博福斯速射炮。
至于防空机枪……抱歉,就那玩意儿给现代战机造成麻烦的能力都没有,战役模拟中又有没有载满海盗的快艇打,12.7毫米口径的机枪子弹连驱逐舰的舰体外壳都啃不动……所以干脆就不装了。
除了这些基本的参数比较外,蒙大拿级在雷达和火控这些内在方面更甚大和级一筹——双方主力舰分队刚刚完成第三轮齐射,六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全部都取得战果,而6艘大和级前后打了三轮,却仅仅只有几枚近失弹。
其中一枚还是偏的太离谱,直接打到几公里开外衣阿华级战列舰肯塔基号左舷300米位置而形成的。
正在蒙大拿级一号舰蒙大拿号的装甲指挥舱内,“蛮王”哈尔西听取了参谋们的报告之后,不由得露出冷笑:“果然不出我们的意料,这所谓的大和级也就炮管子更粗点,装甲更厚点而已。相比起这些,他们所谓的各种电探根本就是渣。”
“切,我还想这些干嘛?论火力对面不是我们的对手,论精准对面更是跟我们没得比——最终的结果还有什么悬念?”
“哼,大和级……笑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