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飞扬的青春 第一百六十六节、中场休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时候起我就在大人们的一句告诫中长大:“学好数天下都不怕!”一直以来我也是以这句话为努力的目标,并最终学好了这三门最重要的功课!可是当我真正的走进这广阔的世界时才发现,我最引以为傲的学问却并不能帮助我填饱肚子……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只注意培养孩子的文理知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品德和生存能力的培训呢?难道是因为中国在科学上落后于世界的关系?我不知道答案,只是这种严重的偏科在我的记忆中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

    看看我们的课程表吧,上面的生物、地理、历史、音乐……这些课程也只是几个简单的汉字而已,实际上它们的授课时间已经完全的被其他课程挤占掉了!如果不是老妈的坚持,如果不是毕业的需要,恐怕体育课也将不保!这一切都有一个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学业为重!

    关键是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代数、物理固然很重要,可是历史、地理就可有可无了吗?作为一个中国人,就算他的英语说的再标准,物理方程解算的再完美,如果他连自己的祖国的历史都一知半解,对自己脚下的土地稀里糊涂。那又怎么能称为新时期的四有新人呢?难怪以后会有人将电视剧里的戏说当正史了!

    还是那句话,作为一个学生,我无力纠正这种偏执,即便是拥有极高的名气,可以将意见“直达天听”的我,也不可能和全中国的教育体制为敌,毕竟我们的成绩决定了将来自己的人生,决定了一个平头百姓是否有机会出将入相,甚至是决定了自己的家庭究竟能获得怎样的社会地位,这一切都悬于少有的几个必考课程之上!

    是不是看着有些眼熟?就好像封建时代学子们拼命的钻研八股地那番热情一样,只不过我们现在从一个极端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这么说似乎有些对不起还在努力“畅游在知识海洋”的广大学子们。不过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出现了太多类似“范进中举”的悲剧了,可不知为什么大家却选择了视而不见,直到将来国家决定对大学扩招,大学学学历变得无足轻重时,这个门槛才又上升成为考研……

    对此我只能说是中国长久以来的教育惯性导致了这种情况,这种惯性不是从新中国开始的,也不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而是从朱元璋同志决定全国的知识分子只能研究八股文开始的!只是没有想到虽然他老人家已经变成了史书上地一个名字,可造成的影响却存留至今!

    从那一刻起。中国对教育就彻底的放弃了多元化和实用性,变得教条和沉闷。今天当我们大声痛斥当时地愚昧时,可曾想到我们同样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只是课程变得有些丰富而已……

    独生子女政策之后出生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缺少很多的生活阅历,比如曾经被搬上银幕,冯巩和朱军调侃地“捡煤核”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我来说,这不仅是小品中的忆苦思甜,因为在我的身边现在就正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每当某个锅炉房将烧竭的余烬倾倒出来之后,一群人会手拿着电视中那种小耙子,怀中抱着一个小竹篓。趴在还冒着热气的炉灰上认真地辨识着是否还有未燃烧充分的煤块!而在这群人中孩子和老人占了绝大多数……

    我知道这个景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的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曾经经历过这些生活磨难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是不会有人说他们缺失了什么,也不会有人指责其不懂得人情世故自私自利,因为生活已经在其年幼的时候教会了他生存的秘诀。

    我不是想让所有地孩子都去捡煤核,那才是不现实的痴人说梦,但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的确需要明白生活的艰辛,更加需要去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毕竟人的才华从某些角度来看是需要天生资质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通过努力学习都能成为栋梁之才的!可这些生活地真理却是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即便他没有聪颖地头脑,即便他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却同样的需要以一个人的身份在社会上立足。

    我们的教育恰恰没能传授这些内容,甚至本应作为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的国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