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伯明翰事先经过奕訢等中方人的教导,知道不能和皇帝陛下做眼神的接触——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这也是很失礼的。按照当初演礼的程式,有礼部铭赞官高声唱喏,伯明翰等三个人上前一步,单膝跪倒:“大英国女王陛下特使,伯明翰?奥尔德勋爵阁下暨大英国驻香港全权总督,五口通商大臣乔治?文翰勋爵阁下,大英国驻上海公使阿利图先生阁下,奉上大英帝国女王国书,并诚致大清帝国咸丰皇帝陛下万安”
奉上国书,有内侍取过,交由礼部官员收存,皇帝微笑着点点头:“贵使来京几日,起居之间,可还习惯吗?”
皇帝吃吃笑了:“朕倒忘记了。是在问你们……”不等孙以文通译,再出口的话竟然换上了熟练的英语虽然口音难免,却也不妨伯明翰等能够顺畅的听懂。
伯明翰吃了一惊,赶忙回答:“多谢大皇帝陛下的关心,外臣等生活起居一应如常,贵国的百姓和官员,对我们也很尊重,很有礼貌。”
“这是最基本的。两国交往,首重的就是彼此尊重二字。贵我两国路途遥远,民风民情大不相同,朕不能要求贵国人也像我朝百姓一般,不过是求同存异罢了。”
“正是这样大皇帝陛下说得无比透彻。”听大清国皇帝陛下的说话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般严厉和凌酷,伯明翰自然也放开了怀抱,他说:“两国交往,正当是在求同存异的方针下寻求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我想,只要大清国和大英帝国能够在这样的精神下展开对话,则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奕訢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心中暗暗叫苦:皇帝若是一时兴起,说出一些不当说的话来,日后再和伯明翰等人就两国政事磋商,他处处以皇上的话作为凭借,自己可就真的是难为了。
但是这样的时候万万不能容许自己插话,只得一个劲给身边站着的孙瑞珍使眼色,示意他出班进言,阻止皇帝再说下去。又或者请旨,命随侍的通译孙以文代为传译。
皇帝看见了他这番做作,苦笑着一摆手:“贵使先生请起来吧。”
“是。多谢大皇帝陛下。”
“孙以文?”
孙以文上前一步,跪了下来:“臣在”
“你来传译。”
“是”
“英国特使伯明翰勋爵不辞辛苦,远路而至我大清上国,更为朕携来大英国女王陛下国书、礼物、问候之语,朕心堪慰。”皇帝慢悠悠的说着,“可见英国女王及其臣僚,百姓,心中也尽有君父之念。想彼邦孤悬海外,尚能够心念上国,更应酌情奖庸。礼尚?”
“臣在。”
“你和有司酌情商讨,依高庙年间例,一应赏赍、奖庸等物具折回奏。”
“是。”
“恭王?”
“臣弟在。”
“等一会儿把英使带下去,赐予茶、宴,好生款待,然后,你递牌子进来,朕还有几句话和你说。”
“喳”
就在山高水长的三层九楹间的大殿中,皇帝临时召见了军机和内阁大臣:“数日之前,朕曾经在朝堂上说过,英人此次进京,朝廷不但要以礼相待,还要借助这样的一次机会,和英人增进交流,古人云,君勿自足,自足则骄,骄则轻,轻则残民以逞……。”他又说:“今天和你们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们,我天朝虽是物产富有,人才辈出,却也要学会放开怀抱,与彼邦交往,万不可做那等自矜犝牛之辈。”
“圣训在耳,臣弟自当奉行不悖于英人交往之中,放开胸襟,以海纳百川之势,容纳四夷。”
“嗯,老六能说这样的话,可见他不是那等拘泥之人。朕刚才的话总算也没有白费唇舌。”
“皇上言重了,臣弟不敢当。”
“这一次英人北上,在天津相会的时候,朕曾经让你和他们说过,此番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允准他们在我天朝的首都成立领事馆。此事嘛,朕和军机处几个人议了议……”
听到皇帝再一次提起领事馆的成议,赛尚阿、贾祯等人同时低下了头,皇帝无疑很满意对方的表示,他说:“朕昨天在南书房翻查了一番圣祖仁皇帝实录,其中于夷人之事略有所得。彼等人于一些奇技yin巧,也确实有可称道,可供我天朝借鉴之处。便如同牛痘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