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争为何
“王通你的意思是说那几百万人口?”
“陛下圣明,臣正是这么打算的。”
万历皇帝问,王通答,万历皇帝沉吟了下又是开口说道:
“河套和关外各处都是有大片的土地等待开垦,也有放牧伐木等各项活计需要人手去做,你的意思是让朝鲜人去那边?”
“陛下,这个不妥啊!”
说到这里,王锡爵却是急忙开口了,打断众人之后,王锡爵有些激动的说道:
“归化城和河套一带,还有辽镇东北一带,都是距离中枢遥远,各族混杂,朝廷控制本就不能说有力,如果让如此巨量的朝鲜人过去,一代两代尚能控制,若是大明稍有不稳,恐怕这一干人就会自立,到时候不是赚便宜,反倒是给这些朝鲜人开疆拓土了。”
这个道理也是明白,毕竟朝鲜人的数量太多,去往这些地方,反倒他们成了多数,又是边境之地,恐怕到时候没有办法控制。
大家也不急忙下结论,只是都将目光转向王通,看看王通如何的解答。
“阁老想的万全,不过王某所想的是,将朝鲜人迁往内陆各省,置换出汉民,让朝鲜人为佃户,为佣工,为奴仆,让汉民去各处垦荒置办产业,成为有家有业,为朝廷缴纳赋税之民,又为我大明经营出新的一片天地。”
众人又是沉默下来,若是这么说的话,好处可就多多了,御书房中这些人都是天下中枢首脑,对如今天下间的情况都是明白的很。
现在北方几省都有劳力短缺,许多农民都是前往边墙外垦荒,那边气候或许比内陆各处要冷些,可胜在赋税低,有自己的产业,总比在原来的家乡受人盘剥什么的好。
而且这么长时间下来,大家都知道,外面虽然苦寒,可去了之后生活比在这边要强,而且管事的人多少会讲个规矩,不会随意的受欺负,若是在本地,当地的官员土豪什么的,那里会把这样的百姓看在眼里。
当然,各处垦殖拓荒的殖民点也不是什么心思良善之辈,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到来,毕竟现在外面最缺的就是人力。
虽说农民都是故土难离,可生活真正艰难,背井离乡也不是什么不能做出的选择,现如今朝堂上的官司最多的就是这人口流动,内陆省份的官员攻讦边疆省份的官员,说他们纵容百姓流出,边疆的省份则是说内陆盘剥太过,所以才逼的百姓不得不走。
各有各的地方立场,这个自古皆然,不过朝廷对这些事情实际上是乐见其成,因为这些逃出去的人口大多是没有产业的贫民和佃户之流,这一干人替豪强地主辛苦劳作,收成朝廷却根本没有多少分润,甚至一点都沾不到,因为那些豪强地主有种种隐瞒田亩的手段,又有各种免税的特权。
而这些人去了塞外,去了关外,他们在那里就会有自己的土地和产业,尽管这两年是税赋减免,可长久来看,朝廷能向这些人收税,增加财政收入,从整个天下的大盘子统筹,则是朝廷会收上来的赋税越来越多。
王通这个将朝鲜百姓迁往内陆,解放出更多的汉人劳动力,让他们去边疆落户立业,为朝廷增加税赋,增加可控的人丁,同样的,这些朝鲜百姓在大明几代之后,甚至两代之后,肯定就会被融合消化。
因为两国百姓的相貌差距本就不大,生活习惯和文化又有种种相通的地方,自然会很顺利的被同化下去。
朝鲜虽说土地贫瘠,可毕竟也是一个小省的地盘,又多了这么几百万人口,总不是坏事,开疆拓土,人口增加,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是最大的成就了,万历皇帝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变成了满意,慢慢点头,但他还是有问题。
“王通,你说这些自然是上佳的好事,可这一仗,安置这几百万人,朝鲜那边还要迁入人口,这些都是花费巨大,你说这个,怕是五十年内未必能看到成效啊!”
询问这些细节,不代表质疑,实际上是万历皇帝开始郑重考虑这个可能性了,到底能不能这么做,如何来做。
王锡爵和田义对视一眼,又看了眼邹义,他们三人眼神表情倒是一个意思,王通应该是早有腹案,要不然岂能这样成竹在胸。
“陛下,吞并朝鲜,迁徙人口,这个短期之内不会补上大军的亏空,甚至国库还要向内贴钱,但是臣所说的不止是朝鲜。”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