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成都棋院变得越来越热闹,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段位赛的棋手还有家长,教练陆续赶来报到,人数之多不仅让棋院的工作人员大叫辛苦,连棋院周边的旅店,招待所也都是人满为患,赚得是满盆满钵。
提前一天,裁判组的成员们便已进入临战状态:虽说现在的比赛已经实现电脑编程,自动排序,原则上只要把参赛选手姓名资料输入进去,然后再轻轻敲一下回车键,比赛清单便可以马上打印出来,但是,无论电脑怎么样的精密准确,机器始终还是机器,总有一些工作是它所不能完成的,比如说,种子选手的设定。
升段人数较少,而且有现成段位做为划分标准,问题不会很大,也没必要设立种子,但定段赛部分就不同了。
三百八十名参赛棋手,年龄最小的十一岁,最大的十七岁,既有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新人,也有冲击职业段位四五次而没有成功的老童生,有些人已经小有名气,有些人则默默无闻,如果比赛时间很长,比赛轮次足够多那还好说,只要让棋手们按比赛成绩来个大循环,每隔几次将表现不佳如三连败,四连败都淘汰出局,自然能够得到一个没有争议的结果。\//\但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因为参加比赛的是三百八十人,而不是三十八人或八十人,比赛时间也是雷打不动的十一天,让如此众多的选手进行大循环以决定最后的幸运儿,恐怕只有白痴才会想得出来。
所以,分组比赛应运而生,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比赛赛程表的编制难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大幅缩短比赛时间,将时间限定在十一天里完成,同时还可以保证比赛地强度,使参赛棋手能够在尽量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比赛。
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假如机械地按照报名的先后次序,或者干脆让电脑自已随机将三百八十人分成平均的四组,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某一组强手如云,十多名水平相当的棋手争夺有限的五个名额,而某一组实力平平。所谓矬子里拔将军,明明没有定段的实力却因本组没有强手而轻松挤进前五名,拿到段位证书。
怎么样才能平衡效率和质量之间地矛盾呢?
那就是设定种子选手。\//\
先在所有参赛选手中挑选出一部分实力明显强于平均水准的棋手,然后把这些棋手尽量平均地放在每一组中。最后再将其他棋手随机编入这四个组中,这样一来,由于有这批实力较强的棋手把关,水平一般,只想靠运气混成职业棋手的人就没那么容易得逞了。
种子选手又如何确定呢?
如果象职业棋手那样有等级分当指标,这就不算是问题,只要按照等级分地高低从第一组排到第四组,然后再由第四组排回第一组便可以了。既不会引起争议,也不会产生不公。
不过可惜的是。参加定段赛的人是不会有等级分的。
所以,只有依靠与会人员对选手的了解来评定棋手的实力,决定谁才会成为种子,虽然其中的主观因素难以避免,但这也是现阶段唯一可行的办法。
“......,姜立伟,十五岁,业余六段,去年黄河杯赛亚军,两次参加段位赛。去年只差一分便能搭上末班车。怎么样,这个人做为种子选手没问题吧?”手里拿着各位裁判交上来种子选手名单。\//\童胜浩向大家征寻着意见。
“没问题。”
业余六段,又是国内影响力较大地业余比赛亚军。这样的提名不会有什么异议。
“喔,好,第十九个了,再选出一位咱们就可以休息了。”把姜立伟地名字记下来,童胜浩活动活动腰背说道:这个会已经开了有一个多小时,十几位裁判的意见有时出奇的一致,有时却又完全相反,为一个人够不够资格而争执不下,主持这样的会议要说不累那是假的。
知道是最后一个人选了,大家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不少人点起烟来,只等完成这个任务便出去透口气儿。
“......,下一个要讨论的人选是......,咦,啸天,这是你推荐的?”翻开下一页,看到上面写着的棋手资料,童胜浩微微一愣,显然上面的内容在他地意料之外。
“对,是我。”看了一眼童胜浩扬起地文件纸,那上面的确是自已地字迹。\\/\
“是谁呀?”李天齐好奇的问道:刚才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