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周报的发行,一时间掀起了千层浪,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带来的冲击可不是一般得大。
以朝廷的名义发行神都周报,这是在给天下百姓宣扬神都,是给武太后做宣传。还有就是报纸发行,刊登的是朝廷政令,这样让广大百姓就能知晓朝廷的政略是怎样的。如果地方官员渎职,那么百姓可以到洛阳皇城击鼓立石上达天听。
在如今这个告密之风渐起的时候,百官感到了自危,各州各县官员也感到了脊背凉飕飕的。这神都周报就是一把利剑,明晃晃地就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斩下来。
贪污腐败之官对武清是深恶痛绝,一时间针对理学的声讨也在地方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这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清心书院的小学和中学学堂开展十分艰难。有腐儒直接上疏理学乃伪学,应该消灭掉。
理学生也不无反击者,如萧嵩就写了一篇,里面就儒学和理学的想通之处做了说明,并着重于理学的开拓性做了阐述,这篇文章被武清刊登在了第二期神都周报上。
理学和儒学至此逐渐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武太后的龙案上,摆满了理学和儒学骂战的奏疏,不禁大为头疼。如今以理学的底子,根本不是儒学的对手,儒学的基数太大了,而且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是儒家经典,这让武太后十分为难。
“婉儿,你说这儒学和理学之争,朕该如何办才好?”武太后问自己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如今俨然有大唐“内相”的地位,她早有腹稿,便说道:“儒学历经千年而不衰,必有其可取之处,天下文人大都自小攻读儒家经典。理学只不过发展了十年而已,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学问。是这个时代的幸事,太后应该感到高兴才对。理学兴起,必然遭受各方打压,若不保护。那么理学之说也将成为那昙花一般,文教兴盛,百花齐放的局面也恐怕再难看到。至于太后您是要用儒学思想,还是理学思想,不都是太后您决断吗?”
上官婉儿如此一说,武太后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大唐自立国以来,以法家思想约束百姓行为,以道家而追求无为而治。以佛家悲天悯人之佛性消除天下戾气,以儒家为治国良方。若这理学能够超越任何学说,那么何愁不是我大唐万世基业的治国良方呢?”
武太后随即一想,笑道:“婉儿,拟旨。准许民间办报,但只许讨论学术,不可论时政。”
上官婉儿一愣,随即便明白了,答应一声,拟了条子,命人送往凤阁。
当朝廷旨意下达各州。第二期神都周报六万份发往各州各县之后,大唐掀起了一片办报热潮!
在此之前,武清把印刷局开到了大唐十来个主要大城,如此一来,竟然带动了印刷业务的上涨,不得不说福祸相依。
这一时间。大唐境内先后有刑州清河县的清河周报,是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所办。临州狄道的陇西周报,是名门望族陇西李氏所办,也是皇族李氏祖地。扬州人董馥创办的扬州月报。徐州刘令娴创办了徐州周报等等。
总之,儒学和理学的骂战拉开了序幕。当然报纸上刊登的。不仅仅是儒学和理学对骂的内容,还有一些诗文在上面,如此一来有远见卓识者,开始以报纸为媒介发表自己的诗文,以期获得天下文人的赞赏。因为朝廷严令不得非议朝政,于是报纸上完全刊登的是文学诗文。
武清自然不甘寂寞,以清心书院为基地,创办了清心日报,在报纸上刊登了清心书院的佳作外,还对洛阳里坊之事进行了整编撰写刊登在了上面。而且也出现了以卖报为生的报童。
一石激起千层浪,洛阳的百官士大夫们从未想过报纸还有这等有趣,比起自己派人打探消息不知道强了多少。
特别是报纸上描写了一段发生在温柔坊温柔楼中的李家公子和宋家公子争夺头牌嫣儿的故事。顿时让这些平日里厌烦了听曲看舞的大爷们找到了乐子。
看报已经成为了时尚,久而久之将会成为一种习惯。因为需求量的扩大,清心日报根本印刷不出那么多,每日只能应刷六千份,所以价钱由一文涨到了两文、三文、四文、五文......二十文,依然是供不应求。
武清看着这样的销量,刊登了悬赏,印刷速度已经跟不上每日发行的需求了,必须改良印刷速度。
悲哀的是武清在前世见过复印机,但都是高科技,在这个时代是没法实现的。不过这一日,武清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有人改良了冰棍的制作方法。
如今离立夏也不远了,这改良冰棍的制作方法也算是及时雨一般。
武清在清心书院见到了这人,此人是一个中年人,面目颇黑,一看就是常年四季在外干粗活的,武清有些失望,不知道他能带来什么样的改良方法。
“小人彭约见过院长。”
武清说道:“嗯,是哪里人,是做什么的?”
彭约赶紧说道:“小人是代州人,经常采硝卖给药铺和冰店,在太原城中的冰店中见到了冰棍,颇为好奇,便在店中做了伙计,后来见冰棍生产颇为耗时耗力,所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