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熟悉的,而且很多人是驯马好手,能够制服烈性马。
经过一番调教的马,远不同于苑厩马群中的“生马”,它已“告别”许多兽性、野性,变得温驯、灵敏,能够与人接近,经得起许多刺激,易于发挥乘骑功能。一旦战争需要,就可向重骑兵、轻骑兵等提供不同类型、经过初步训练和足够数量的战马。分到骑兵手中后,略加熟悉就可使用自如。所以调教战马,一定意义上,也属于骑兵训练的内容,而这些也是赵柽需要考虑的。
再一个就是衣甲马具,骑兵经过千年的发展,此时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支独立兵种,并且从遴选骑手到考核战马及骑兵的装备都有了严格的规定和标准。骑士的衣甲已经由早期的皮甲发展成了由铁锻制成小片用铁链衔接,互相密扣缀合的‘锁子甲’;马的护衣也由最早的麻、毛、皮革变成了现在铁制的马铠,护马脖子的‘鸡颈’,挂在前胸的‘挡胸’,系在马身前半及中部的‘身甲’,鞍后马臀部的‘搭后’,保护马脸的‘面帘’;兵器也几经演变,弓箭成为骑兵的基本武器,长兵器配备枪、矛、长把刀等武器,另外还配备些辅助的短兵器,但大都是铜锤、节鞭、铁锏、短斧这类各式各样的杂门兵器,但是此类武器主要靠重力打击敌人重量自然不轻,使用者要力大过人。
虽然骑兵行军、作战大都借助马力,相对可以减轻自身的体力消耗,但是一个骑兵配备弓箭和长短兵器,再加上马甲衣甲,这些都是金属制造,分量自然不轻,加在一起足有一百多斤。在激烈的近战格斗,冲锋陷阵中,这些甲具安全系数增大,可以提高战斗力,可也产生了负面作用,造成了马的行动不便马匹容易疲劳,减少其速度,削弱其机动灵活性,影响骑兵基本功能,特别是运动战性能的发挥。
自己骑士的甲胄,赵柽考虑到主要敌人是以骑兵为主的西夏党项、辽契丹和现在尚未建国的女真这些游牧民族,未来的战场也是寒温带气温为主的北方。铁甲结实是结实,但是冬天穿在身上也是冰凉透骨,皮甲相对来说保温效果要好,穿着四肢可以灵活运动,而且重量轻,能有效的减少马的负重,便于快速机动。再说自己的火枪比敌人的弓箭射程远,威力大,对射并不吃亏,他考虑装备皮甲已经足够用,马铠这个东西他考虑也采用皮质的,他想着只要遮护住主要部位就行。
至于主战武器赵柽已经想好并已经开始制造装备,那就是现在使用的火枪,为了适应骑兵的骑射,他设计时就已将枪管缩短,使之便于携行和乘马射击,训练周期也比较短,而且对骑士的体力要求低,毕竟扣动扳机要比弯弓射箭省力的多。辅助兵器赵柽根本就没想过要用长枪大刀狼牙棒这些长兵刃,他想给每个兵配备一把马刀,一把经历过沙场检验的马刀,另外他还打算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为骑兵配备一把小左轮,那样可以弥补他们在近战中没有长兵器的弱点。
说到后勤保障才是赵柽最头疼的问题,他看过书中的一些记述,宋军在作战时需要征召夫役,靠他们运输物资粮草,据统计:一百姓侍侯一士兵的粮食,一去可十八天;二人供应一士兵,一去可二十六天;三人侍侯一士兵的粮食,一去可三十一天。算上回程,有能力作战的时间就要减半,运夫在为军队运送粮草的同时,也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他们也得吃饭,而且不少吃,非兵士消耗基本与兵士消耗相同。并且放回运粮人,须有保护的士兵跟着,当然还要带粮食吃,一旦计算失误,整个军队被一张张嘴巴累垮了。
若以畜乘运粮,骆驼驮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人背负的多,走的远,费用还少。赵柽打算建立骑兵部队,如果依靠民夫运输保证后勤供应,就要照顾他们的速度,肯定就会失去快速机动的能力,丧失了本意,所以要想能独立作战,就不能依靠民夫,只能靠自己完成后勤保障,辎重部队则成了下一步重点建设的目标。
“火炮具有威力大,射程远,突击面大,可以攻坚等等的诸多优点,如果能造成轻便实用,能跟随骑兵快速机动的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赵柽打了个哈欠,他太疲倦了,眼前一片模糊,手里的笔在纸上划出了长长的一道,脑袋一低,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梦中自己率领着一支骑兵大队已经奔赴战场,铁马金戈,鼓声震天,杀声四起,自己高举战刀跃马冲锋!
I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