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的人的幻想。
有好消息就有坏消息,赵勇那边就碰到了麻烦。大宋的主要敌人还是在西北和北方,赵柽布置兵力也是采取的北重南轻的方针,河北与河中的接收都十分顺利,却偏偏在陕西遇到了麻烦,陕西军各路经略使一同上书要求保留军号,拒绝改编为地方军。
自从赵柽收复灵州后,西北防御态势大为改观,从地域上说陕西和西夏接壤的地区已经很少,不再处于战争的前沿地带,从战略上讲已经退居二线地位。但是当年童贯为了掌握兵权,对陕西兵力一直没有调整,即便从此多次抽调兵力,陕西军仍遵循战时的体制,屯驻重兵。
陕西军为了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分永兴军、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六路,计有步军十二万人,马军六万人,分属永兴军路经略使吴玠、环庆路经略使赵哲、秦凤路经略使孙渥、泾原路经略使刘锜等统领,各军编制完整,训练有素,可以说是大宋禁军硕果仅存的一支军队。
赵柽在之前也曾想过处理陕西军的事情,他知道此事不会太顺利,事实上也不可能从容地整编如此整齐划一的军队。但是在如今宋夏两国息兵的情况下,在陕西保留十八万的常备军不现实,也不可能。他的计划是将陕西军拆散,其中一部分选入新军,一部分转为陕西地方军,还有一部分调入河中和云中增强两地的兵力,余者退役或是转为屯垦军。
西军在禁军逐渐衰落之后便成为宋军的中流砥柱,名将辈出。而在西北各大军事集团中,又以种、姚两家为首,这两家都是西北的名将世家,功劳最大,威望最重,兵马最强,一向为西北诸将领袖。可是到了靖康年间,种家的两大代表人物种师中战死、种师道病死,种家势力因此土崩瓦解,而姚家的两大代表人物姚古遭贬、姚平仲跑路,这样姚家势力也不复存在。
宋朝初年,西北有杨、种、姚、折四大将门世家,杨家只传三代便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如今种、姚两家也步其后尘,只剩下折家一族。折家虽然也走了下坡路,但是总算是硕果仅存,赵柽考虑经过考虑后,折家作为自己的姻亲,忠诚度自不必言,于是他先调折可存为陕西兵安抚使,以便能顺利整编陕西军,而改编后折家再失兵权,也不存在外戚干政的情况。
赵柽的算盘打得不错,欲借折家的威望震慑陕西众将,但是还是失算了。群龙无首的西北诸将在混乱的情况下想趁机‘脱颖而出’,想在乱世中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种、姚两大军事集团瓦解后,西北诸将中就以泾原都统制曲端名望最高、势力最大,此人号称“能文能武”,而且不徇私情,他派自己的叔父出战,战败之后一样斩首,确实有一定才干。
可惜曲端为人私心较重,大局观不强,满脑子都是个人英雄主义和地方山头主义。早先种师道、姚古在时,陕西的事情轮不到他做主,曲端自然也无话可说,可既然这些人都不在了,曲端满心以为自己称王称霸的时候已经到了。
但是朝廷又派来一个折可存,顿时让曲端大为不满,再加上折家也世家出身,曲端从心里看不起这些官二代,以为折家不过是和新君攀上了姻亲便跑到陕西抢地盘,所以不想受他节制,便以禁军转为地方军,他们的军饷、福利和待遇都会降低为由,煽动各路军将联合上书,拒绝整编。
“娘的,又是个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赵柽将奏折扔到了一边冷笑道,不说女真人就是西夏人都比他们牛多了,仗着打了两回胜仗就敢和自己叫板,不遵皇命,也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纵观大宋历次用兵,无不是号令不严,军纪国法如同虚设,临阵逃跑者不加以重惩,战死沙场又不加抚恤,赏罚不明,军纪涣散,与敌军交锋不是望风而逃,就是一触即溃,如果略有斩获就是谎报大捷,上下欺瞒,视交战如儿戏。对待国中士民却既是凶残蛮横,抓起人来雷厉风行,杀起贫民来面目狰狞。看来废弃原来的禁军,重建新军这步棋是走对了。
“避免冲突,取其魁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赵柽想了想,提笔手书一道诏书叫人送往赵勇军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