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的灭亡,力排众议,冒着被诛杀的危险,毅然收拾残军拥萧德妃出古北口,力主西投天祚帝,集结力量再谋救辽大计。次年二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天德军见了耶律延禧,其他拥立耶律淳的大臣都被赦免,但萧德妃还是难逃一死。仍让让耶律大石担任都统…
四月,宋金双方交割燕京。金军入城近半年,知道城池将归宋朝,便大肆剽掠洗劫,居民逃匿,十室九空,整座城池几如废墟。金军临走时,又将富民、金帛、子女捆载而去。童贯、蔡攸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燕京空城和蓟、景、檀、顺、涿、易六州,其中涿易二州还是主动降宋的。
尽管如此,大宋君臣还是自我陶醉其中,第一时间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活动的第一个项目自然先是对有功人员的封赏,全体参与光复燕云行动的官员里,除了刘延庆之外都升官。
坐镇后方少傅太宰王黼居收复燕云首功,赐玉带,晋升为太傅,总治三省事务,进爵楚国公,地位和蔡京当年已经不相上下;身临前线的少傅蔡攸晋升为少师,领枢密院,军政一把抓;四方奔走的赵良嗣为延康殿学士;最大的一份功劳当然要给为此奔走近十年童贯。
宋神宗有言复燕云者王。但好事多磨,对童贯的奖励还是经历了点波折。王黼和梁师成出于嫉妒或是担心童贯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向皇帝打起了小报告,历数其指挥无方,导致两次伐辽失败,最后只能靠耗费大量金帛赎回燕京六州的重大错误,然后还操作御史台对童贯进行弹劾。
在一片讨伐声中童贯先是加封徐、豫国公,但赵佶考虑到先帝遗训,童贯在收复燕京中虽然有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小,但是总归没功劳还有苦劳,没苦劳还有疲劳,没有疲劳还有衰老,封王后让他退休吧!
大宋王爵仅亲、郡两级,郡王,在亲王之下,是次一档的王爵,童贯受封广阳郡王。他又创下了一项全国纪录,太监封王纵贯中华历史仅此一例,通过联金灭辽达到了他人生、仕途的最高峰,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可盛极而衰,童贯很快被剥夺了一切实职。在梁师成和王黼的力荐下,梁师成的亲密战友广德军节度使谭稹走马上任为河北两路、燕山府路宣抚使,尚书左丞王安中为宣抚副使、知燕山府。童贯忙活了半天,心里好生无奈,他不仅没超越政敌,反而给人家一把登天的梯子,自己却跌落尘埃…
接下来就是赵佶表演的舞台了,此时的他踌躇满志,灭吐蕃、破西夏、平内乱、复燕云…回望历史,从太祖赵匡胤以降,直到他的兄长哲宗赵煦,大宋所有的列祖列宗,他们终生的努力都化作了无奈叹息,那些始终像是梦幻泡影一样的事情,太祖、太宗未竟的伟业他都完成了!
不要说是宋朝,环顾汉人三千年历史,谁能与他比肩?斯人斯事,必须铭刻碑石,传之万代。赵佶命王安中作《复燕云碑》记此盛事,立在燕京的延寿庙,作为纪念,表彰自己的不世之功!
在一片人为营造的欢乐祥和、喜气洋洋的氛围中,燕云战役告一段落了…
………
收复燕京丝毫没有让回到太原等待‘接收’西京的赵柽感到兴奋,虽然他们没有升官进爵,但还是得到了些赏赐。开春之后,赵柽便将太原作坊抽调了一批工匠进入朔州,那里盛产煤铁,可以作为自己的原料基地,同时建立一个军工分厂,生产武器和火药,就近供应克虏军使用,缩减成本,减少运输上的麻烦。
河东、河中地区经过几年的经营,已经恢复了元气,去年收获的粮食已经自给有余。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各地的商旅前来,形成了以太原、夏州、灵州三城为中心的贸易圈。而商业的繁荣又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虽然大家都分了一杯羹,可王府的各个‘公司’却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但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还通过柜坊吸收了大量的资金,左右着西北的经济。
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王府不但有了自己的军队、商队、农场、原料基地,而且基本自成体系,通过自己的培养方式建立了一支干部队伍,这也就把赵柽逐渐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的将自己的精力倾注到对大势的把握上。
随着阿骨打领兵北归,赵柽将目光投向了远在上京的吴乞买,这个神秘而又难以琢磨的家伙身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