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稻草人大哥的打赏!)
------------------------
上次杨晞在长安酒楼内遇到的时候,高适是奉哥舒翰的命令进京面圣,携哥舒翰的亲笔奏书向皇帝李隆基请求,不要出潼关而战,而应该据潼关而守的。
这也是哥舒翰最后一次上表请奏,要求据潼关而守,而且是派自己的亲信人物高适到长安请递的,但请求依然被驳回,皇帝李隆基及宰相杨国忠、韦见素等人毫不留情地批驳了哥舒翰一顿,令高适再转朝廷的命令,要哥舒翰严格遵守朝廷的命令,派大军出潼关作战,一举将潼关城外的叛军全部歼灭。
当日高适在出了皇宫后可是很悲愤的,直到准备回潼关前在酒楼填饱肚子时听了杨晞一番慷慨陈述后,感觉才好一点,甚至对杨晞生出知己的感觉,他很想和陈易好生聊上一阵。
但因为军情紧急,没在长安多逗留,直接和手下军士一道通过驿站快马返回潼关,向哥舒翰当面汇报了请见皇帝时候,皇帝和杨国忠、韦见素等人的态度。
哥舒翰迫于朝廷的命令,挥泪令手下军士出关作战,最终导致大败。
这也是高适在见到杨晞出现在这里时,无端生出感慨的重要原因。
要是朝廷真的如杨晞所讲那样安排,悲剧是不可能发生的!
几句话的交流后,高适已经知道朝廷遣大军来救援潼关了,杨晞所领人马是先遣军,以两骑换乘的行进方式快速抵达的,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将率至少五万以上的兵马后续赶到。听到了杨晞的简单介绍,高适稍稍放了点心,觉得潼关守住的可能性增加了,对杨晞的好感也在增加。
但他怎么都不能将面前一脸威严,满是骇人气势的杨晞与奸相杨国忠的儿子扯在一起。
面前的杨晞应该与杨国忠的儿子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吗!
与高适有相似感觉的还有王思礼及其他那些将领,他们在知道领军来救援的是杨国忠的儿子后,都表现出惊惶的神色,深怕是皇帝派杨国忠的儿子来治他们的罪,及至弄明白了事儿后,才稍稍放心,但依然心有余悸,心里惶惶然!
随后哥舒翰手下的大将吕崇贲、李承光等人都先后到来了。
看到需要召集的将领全都到齐后,哥舒翰起了身,以一副戚然之态环看了堂下诸将后,以他能发出最响亮的声音说道:“各位,某率军出关与叛军作战,不幸中敌伏击,大败而归,如今潼关城只有万余军士,且大部都是残兵败将,要凭这些兵力守住潼关城很难!幸好朝廷派杨兵马使率军驰援,已经抵达潼关,并已经令一部兵马出城作战!但这不足以应付叛军的威胁,朝廷后续大军也不知何时才能抵达。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将叛军阻击在潼关城下,直到朝廷后续救援人马抵达!朝廷后续救援人马抵达后,凭新锐兵力守住潼关就不在话下!今日我们要议的,就是如何布防才能守住潼关!”
哥舒翰说完,看了一眼杨晞。杨晞微微地点点头,上前一步走到哥舒翰身边,而对诸将的注视,以他那低沉但让人感觉很威严的声音说道:“为了延续叛军攻城的速度,本将已经令李福德将军和庞忠将军率一部人马出城设伏,并在完成任务后退防汉潼关城,尽最大可能延续叛军的攻城速度,为我后续援军的抵达争取时间!军情紧急,希望诸将都能抛弃前嫌,一心御敌,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尽所有办法守住潼关城,扼守住这座通往长安的门户!只要潼关不失,长安就无忧!”
“啊?!”有人发出轻叹,这是不知道杨晞先一步布置的人发出的。他们想不到,杨晞已经命令他所率的人马,出城设伏去了。他们也想不到,庞忠这位大将,在杨晞抵达后竟然会甘愿听从命令。
只不过这些不明情况人心中的疑惑没有人可以替他们作答了,接下来哥舒翰和杨晞已经开始陈述潼关的情况,并令诸将讨论如何防守了。
讨论军情时候,诸将可以提出任何建议。说的有道理的提议,很可能被主帅或者主将采纳,并做出相应的计划改变,但要是没有将领提出什么意见,那所有决定都是主将下达的。
在令诸将讨论之前,为了树立权威的杨晞再次陈述了他的防御理念,那就是先利用潼关城外的险要地形,包括汉潼关城关隘,阻滞一下叛军的攻击速度,可以让潼关城内的守军从容布防,及至拖延到陈玄礼所领大军抵达。依靠现在潼关城内的兵力是无法最终守住潼关的,这一点杨晞也相信,他现在陈述的理念就是不惜代价守城,直到陈玄礼后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