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免除一场战事,对乌骨城内的百姓来说,那是最好的选择。
“朕许!”李业诩稍一考虑,即答应了高延寿的提议,同时命令道:“大军在乌骨城外扎营,做好攻城的准备,若是明日午时前得不到答复,朕就下令攻城!”
“是,陛下!”高延寿及其他诸将都领军而去。
----------
乌骨城修建的高大雄伟,城池利用左右两山的悬崖为壁,山势低凹处以楔形石块垒筑城墙,西面和南面两个口子用土石横筑一高大城壁,城有内城和外城,外城城沿山脊逐段修建,修建城墙的都是楔形的大石块,城墙有近两丈高,一丈宽,整个城廓呈卵形,有东、南、北三座城门,周长近三十里,是个非常大的城,比之辽州、安市诸城,更是易守难攻。
多年以来高延寿以此为中心,统御耨萨部的领地,城内积聚了大量的粮草等物资,即使城池被围,以三万驻军,三万百姓算口数的话,城内的粮食也可供这么多人食用三个月以上,若是唐军攻城能力不强的话,乌骨城内的守卫凭高城据守,可以坚持数月甚至一年之久。
李世民也是充分地了解了这些情况,因此希望高延寿这位在此盘居多年的部落头领,能劝服城内守军投降。
大军已经抵达乌骨城下,高延寿带着几人进了城内。
“陛下,高延寿能劝服守军献城投降吗?”与李世民一道举着望远镜,看着高延寿进入城内的李世绩,忍不住出声问道。
“大有希望!”李世民口气平和地说道。
我大军兵临城下,前面又有高延寿在辽东城下的惨败,如今高延寿亲自请命入城去劝降,守城方既然让高延寿入城去了,结果应该不会出乎意料的。
李世绩举着望远镜,看着城头上隐现并不多的守军士卒,说道:“若能不战而取乌骨城、迫汋城,那我大军行进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很快就可抵达平壤城下!”
从鸭绿水往平壤,距离差不多只有四百里左右,中间虽然有一些高丽的城池,还有萨水所隔,但我大军携着在辽东大胜的余威,在已经在鸭绿水口待命的水师战船支持下,取了这些城池,击败阻击的高丽军队,渡过萨水,在很短的时间内抵达平壤城下,也并非是件难事。
“正是如此!朕所领的大军,取得的战绩一定会比隋帝杨广强上多倍!哈哈哈!”李世民放下望远镜,看着身边的诸将,很是得意地笑道。
“陛下,我贞观以来,百姓安乐,国库收入大增,军队施行募兵制后战力成倍地提高,此次陛下率军亲征,攻取高丽,那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李世民身侧的李道宗见皇帝这番得意,也跟着附和道。
“唔,任城王所言有理,多亏有那小子的这些建言!”听李道宗此番话,李世民点头称道,同时也想起远在熊津大都督府境内指挥作战的李业诩,不知道这小子这段时间来战况如何了,真希望能在平壤,与李业诩所领的大军会师。
君臣正相互吹捧着说些得意的话,一名在高处瞭望的校尉飞跑过来报告道:“陛下,高将军出城来了,乌骨城城门没有再关上!”
听到校尉的报告,众人忙举起望远镜,查看乌骨城北门的方向,果然,高延寿领着一些人,正快速地往这边而来,而他们身后的乌骨城城门,还是大开着。
看到此情况,作为行军总管的李世绩,立即命令军队作好进城的准备,同时令属将带着人往回来的高延寿所领的那部迎过去。
一会,一大群人来到皇帝所站的位置前面,高延寿及身后几名着高丽军队服饰的人都跳下了马,行到李世民面前,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跪在最前面的高延寿大声地报告道:“陛下,臣不辱使命,乌骨城守将在臣的劝说下,愿意献城归降!”
“大唐皇帝陛下,罪臣乌骨城守将高燕和,率麾下军民向陛下请降!”跪伏在高延寿身后的一将也大声地喊道,同时将手中的一物举过头顶,上呈给李世民。
有侍卫跑过去从高燕和手中接过那物,交到李世民手中,李世民打开一看,是高丽王高武对高燕和的任命书,还有官印!
看到高燕和献此两物投降,李世民很是得意,哈哈大笑几声道:“好,高将军顺大势而请降,使得乌骨城免遭战火的涂炭,实乃百姓之福…朕赦了乌骨城诸将的罪,另有奖赏!”
“多谢陛下圣恩!”高延寿和高燕和等人齐声喊道。
“令大军,开进乌骨城,诸将也随朕一道,进乌骨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