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的诗赋之才当世无双,在场的诸人虽然自诩才学过人,但在诗赋这方面,却对曹操是甘拜下风,一诗作罢,众人无不倾心的赞叹。
不过,华歆却从曹操诗赋之中,听出了别样的味道。
一种英雄暮年,心怀遗憾的味道。
诗赋作罢,享受着众臣的盛赞,曹操的脸上却并无多少得意之色,他俯视静静的湖面,望着水中倒影,手抚斑斑白发,不禁叹道:“大业未成,可惜人已老矣。”
在旁人听来,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年势已老的英雄,在顾影自怜而矣,不过,华歆却察觉了曹操话中隐藏着的暗示。
他沉吟了半晌,一咬牙下定决心,遂是起身出得亭外,望着曹操便拜了下去,万般诚恳道:“大王功盖寰宇,泽被苍生,天下士民无不倾心归附,歆恳请大王顺应天命人心,代汉而立。”
华歆一语,令在场诸臣无不变色,即使是曹操也显得十分的惊讶,不过,惊讶的目光之中,却闪过一丝赞许。
要说这华歆,号称当世排名前几位的大名士,但其实却是盛名难负,无论才学德行,都有被夸大的成份,唯一别人难以启及的,却是他那体察上意的本事。
华歆之举,显然是迎合了曹操的心意。
其实在此前,那些臣子们也不是没有人向曹操暗中劝其废汉自立的,不过,那时的曹操,无论是私下里还是公开场合,都一再的坚决表示没有称帝之心。
说白了,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也。
想当初进魏公、魏王的过程中,每一次都激起了朝野之中的反对,而那些举足轻重的士族名士,即使没有表示反对,但也都消积对待,不赞成也不支持,反正就是不表态。
在得不到大部分士族的支持下,曹操当然不敢称帝。
但是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九品中正制》实施之后,士族们对他渐已归心,想当初关中之战时,曹操原以为中原的心怀不服者,又会肆机的掀起一番波澜,但令他欣慰的是,在他连战连败,损兵失土的情况下,中原反而是一片平静,士族们反倒是纷纷表示出支持之心。
便是因此,曹操看到了称帝时机的成熟。况且如今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如果真能在有生之年过一把皇帝瘾,那此生也算是知足了。
所以,在这样一个时候,曹操头一次向臣子们释放出了有意称帝的信号,想要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而华歆的心领神会,自然令曹操十分的满意。
不过,表面上,对于华歆的劝进,曹操却显得颇为诧异,惊呼道:“子鱼何出此言?你这是要陷孤于不仁不义呀”
曹操言辞中有责备之意,但语气里却无半点怨意,华歆自然听得清楚,忙又恳切道:“华歆之言,乃是代表天下士民之心。大王若不顺应天意,又如何能造福万民,万民的福诣全系大王之手,若大王抗拒天命,那才是真正的不仁不义呀。”
华歆把“为万民造福”的大帽子往上一扣,曹操的表情便不那么惊诧了,却又叹道:“子鱼你也是大言不惭呀,单只你一人,如何能代表天下士民之心。”
曹操这又是在做暗示,华歆立马会意,忙向陈群、王朗等人使以眼色,正色道:“长文、景兴,你们不是说先前也同我一样怀有此心么,现下何不同我一起劝说大王顺应天意民心呢。”
华歆这是在拉其他人下水,而陈群等辈对曹操称帝,本就没有抵触之心,这时被华歆这么一折腾,若是当着曹操的面有所犹豫,岂非自取猜忌。
于是,陈群等人匆忙上前,齐齐跪伏于曹操面前,劝说曹操称帝。
曹操今日邀请的这帮人,虽然有些人不掌实权,有些人并无真才实学,但却皆乃士族豪门中的代表人物,这些人这般一表态,也就意味着整个士族对他称帝的支持。
曹操的心里顿时便有了底,强抑着内心的喜悦,却又叹道:“就算天下士民皆怀此心,但也需顺应天意,天意若无昭示,孤安敢妄自行事呀。”
民心有了,现下曹操这又是要天意呢。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旋即会意。
于是,七天之后,曹操的家乡谯县县令呈来喜报,言当地官民目睹了凤凰来仪、黄龙越天的奇景。
紧接着,全国各地的喜报如雪片般飞来,什么麒麟降生、嘉禾蔚生、甘露下降……种种祥瑞异兆,便如一夜春风忽过,千树万树梨花尽开一般纷至沓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