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娼ji业很是发达,ji女的地位也比较高。尤其是映安这种大家身份的,是要被称做小姐的。
然而和宋朝相比,ji女的地位却又降低了。南宋时,文人墨客喜狎ji,日日流连花丛,最后发展到百姓们娶亲也要用ji女做傧相和阴阳人。
然而,这里是中原乡下,不是笙歌不绝、画船无数的秦淮岸边。乍一看到这样的人物出现在周围,众人第一反应是惊艳,第二反应则是唾弃。
尤其是来送姜恒的几个老年人,拉长着脸大声告诫着人群不许东张西望。
不知为何,雪梅脑中突然涌起杜牧的一首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随即又哑然失笑。
明朝时,官员狎ji虽是正常,可是秀才狎ji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因为,只有中了举人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有了出入馆阁ji院的机会。姜恒现在不过是一名秀才,如果他敢在ji馆中露面,只怕众人的唾沫也会将他淹死。
只是,这映安大家为何偏偏挑了这个时候出现在南河村的渡口呢?
雪梅的心中微微有些不安。
转过头去,渡口处已没有了舟船的踪影,婉转的笛声早已消逝不见。只剩下碧波滚滚,顺流东下。
再转回时,又与映安大家的双目对上。
映安微微颌首,轻轻放下了车帘,隔绝了众人的目光。
莫名其妙的,雪梅松了口气。
……
站在甲板上,看着渐渐远去的伊河渡口,姜恒只觉得心里既浮躁又失落。
他的手指轻轻抚着长笛,想起昨夜,灯火通明,婢仆往来。宴席已罢,与雪梅衣鬓相磨。一颗心浮浮跃动、不肯安静,忽忽若有所失。
叶秋鸿站在他的身后,倚着船舱,默默地凝视。目光越过他,飘向了前方的黄马快船。两岸的柳林正在缓缓倒退,如同他的心,无法前进,只能后退。
自从姜恒回府里居住后,他二人便不常见,偶尔会在书房偶遇,或者在花园中相逢,二人谈论的只是八股文和文章,有时则是无言以对。
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忘了这段情。
只有他自己知道,有的东西是深深刻在骨头里,磨不掉挥之不去,只有等到时间一点一点的来侵袭。
庄子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他口中反复念着,只觉得心中犹如刀割一般。
面对姜恒之时,却依旧笑得清朗。
叶秋鸿叹了口气,拿起手边的洞箫,接着姜恒刚刚停下的笛声,呜呜咽咽地吹了起来。两岸寂寂,朝阳初升,伊河水气氤氲,一缕箫声迎风而起,乐音缓缓,哀伤凄婉,如泣如诉。
仿佛山涧遇石萦绕迂回,哀断心肠,徘徊不忍离去,然后无可奈何地随着流水潺潺流泻,随波逐流……
两岸的人仿佛听得痴了,纷纷侧耳,站直了身子--
箫声已毕,一曲终了,姜恒方转过头,看向了叶秋鸿,“可是在想伯父伯母?”
姜恒今日穿着靛青色书生衫,发丝如墨,双目熠熠,灼得断人心肠。叶秋鸿平移双目,微微颌首。
姜恒转过头,看着滔滔河水,耳听着梢公高歌,一时之间也是痴了。
“还记得后院那一株茶花吗?”
那一年,俩人只有七八岁,随着董宜人去寺庙里上香,发现后院有几株开得美艳的茶花。俩人小孩子心性,便命了随身仆从当了一回采花贼,生生的连根挖走。
也许寺里的老和尚知道,也许老和尚不知道。只是,老和尚看他们的目光总带着一丝戏谑。
那一日,董宜人舍的香油钱比平日要多上一倍。
回来之后,俩人令仆役将茶山栽到了后院中。为防董宜人和叶哲光发现,特意嘱咐仆役栽的隐蔽一些。
那株茶花,陪着他们渡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后来,叶哲光当了官,便领着妻儿几人山南海北四处为家。
走之前,后院那株姹紫嫣红即将凋谢。
俩人哭得不成样子,嘱咐了留在家里的老仆要仔细照料。
那一年,叶飞霜还小,不懂得离愁是什么,只觉得能和父母在一起甚是开心。
现在想来,这些童年往事如同昨日烟云,偶尔才会出现在脑子里。
就如同自己,再也不会出现在他的梦中一般!叶秋鸿垂下双帘。
姜恒想起了那抹嫣红,轻声道:“记得!”
那一日,下着雨,叶秋鸿打着雨伞,手指轻轻触在花瓣上。茶花开得妖异,他的手指却无比的冰凉。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