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树脚之下,一个高高的凉棚搭在这,顶上的树杈是零零落落枯干的叶子。
偶有风吹来,呼呼直响。
这样的冷天,茶棚里暖乎乎的,这种时候自然不会只烧茶在这,而是几个大大的炉灶,从早到晚不断火地熬着姜汤,加了红糖,喝下一碗整个身子都暖了过来。
那灶膛里的热气,也让这里暖融融的。
村子的妇人得空了便在这纳鞋底看孩子,还能多说说话。
外村的人要羡慕地说起,“听说你们那整日不断地红糖水,就这么喝?啧啧。”
被羡慕的东望村人,倒是没有多少感觉,只笑着应道,“谁家里还缺这么点红糖啊!”
他们说的的确是实话,如今家家户户的人家,或多或少都有人在作坊跟铺子里干活,也不用日晒雨淋,即便是种地,也不需要担心卖不出去了。
要不然这大冬日的,照以往还不就是在家里猫冬,出去扛活,一日十文都累得慌,最后还什么都剩不下。
人走了,那羡慕嫉妒的眼神却还盯着,“装什么样,谁不晓得东望村有作坊跟铺子,四处开花,不过是命好生在那,还真以为自己本事了。”
“这有啥,如今不也种到了咱那头,以后这东西怕还真就不那么精贵了,让你喝红糖水喝到想吐都成。”
听得别人那泛酸的话语,东望村人也并不反驳,家里的小子如今都识字了呢,以前自己不也是想着,那送孩子去念书,可不就是没事找事的人家干的事情?
比如苏钱氏,让苏有才念书,到头还不是什么功名都考不上,但现在如何?到底还是人家看得长远。
说到底,这日子过得舒坦的人,对许多事情就宽容许多。
有时候,生活得残酷总是能把人打磨得张牙舞爪。
于是乎,在这茶棚里,对苏钱氏真心实意的人就多了起来,家里的妇人也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总出来陪着她,免得一个人瞎想。
苏钱氏日子倒是过得也挺快,说话越发恣意。
“瞧瞧你,这都进门多少年了,连个鞋都做不成,要放以前,哪里还有脸过得这般好。”
“这针要这般才能一层层乱孱,看着也平整!”
“爷们又如何,真敢下手打你?你把他带到我这来,看我不大嘴巴抽他!”
一天下来,倒是也过得快起来,只不过这几日,她申请就开始恍惚起来。
周遭的人,也明白她是想着简家村的事情。
如此要强的人,要日子过得不顺也就罢了,就没有闲工夫去管那许多,活下去才重要,但瞧如今这样子,在家里也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事情,在外头也得人敬重,倒是显得当年的狼狈,越发成了心头里的刺。
而今瞧见有队伍敲锣打鼓的过来,就有妇人上前凑趣,“大娘,怕是老四几个回来了,瞧这热闹劲!”
苏钱氏的眼睛看得不是那么清楚了,脑子却还灵光,依旧板着一张脸说道:“哪里就是老四他们,这坐着马车出去,也是坐着马车回来才是,瞧这一大堆的人,还弄这么大的动静,也不晓得是哪里来的野戏台班子,听着也不舒坦,怪到连辆车都置办不上!”
声音越发近了。
苏钱氏依旧没有停止吐槽的心,“这样乱七八糟的,还靠过来了?以为咱东望村好过了,人也傻到有钱往外扔?”
这话说完,就能模糊地看到一些影子。
当首的人已经有了点年纪,身子骨却还是硬朗。
身后一群人,也不像戏台班子的模样。
都是面生的,瞧着倒是走了很远的路,一个个很是疲惫,身上也脏污,冻得脸色也有些发紫,瞧着这冒着热气,闻着那空气之中的姜糖水的气息,都眼前一亮。
还是当首那个人问的路,“这位小哥,敢问东望村苏家可是住在这?”
被问到的自然是苏有德,他咳咳一声,“就在这,何事?”
“我们这是从简家村那头……”
苏有德人精似的一个人,听到这也知道怎么回事了,不由得翘了翘嘴角,不吭声了。
再转头瞧了一眼苏钱氏,见她眼睛瞪得溜圆。
苏有德就更加不说话了,苏钱氏从来就不会迂回一些,怎么快意怎么来,要是他自己,倒是想着让这些人瞧瞧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招待着,让他们看到吃到,就是够不到,回去也是痛楚。
但他也明白,如此做,苏钱氏可不一定会领情。
见苏钱氏还没有吭声,苏有德就再次开口,“我们就是苏家的,可有啥事,我这眼神也不太好,实在不明白究竟在什么地方见过。”
那当首的却是简家村的简二唤,他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