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奇连忙收住了继续深入下去的势头,简单讲述道。他相信以兴登堡这等宿将的军事功底,只需自己略加点拨之后,便足可洞悉其中之奥义。
鲁登道夫沉吟片刻,疑惑的眼眸中渐渐露出了明亮的神采。
“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炮兵数量,应该足以实现两层弹幕的掩护推进了吧?”一旁的清英忽然开口说道。小毛奇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之色,随即点头道:“正如殿下所言。经过大半年的生产和扩充,现在我们的炮兵火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所有的野战炮兵旅都扩编到了18个炮兵连,这意味着我们每个步兵师都能得到约100门正规野战炮的强力支援。”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将大量缴获的俄军火炮编成新的作战单元。早在战争前期,我军就已经虏获了数以百计的俄军火炮,只是由于制式差别带来的弹药补给困难的因素,才没有大规模使用。而现在,我们已经在俄国割让的土地上接收了多条完整的弹药生产线,这无疑将使得俄国火炮有了发挥威力的机会。目前我们手中有超过1400门俄式火炮,能用于集群压制的也有900门之多,充足的火炮和弹药,足可保证双层弹幕的消耗。”小毛奇顿了顿,而后补充说道,“而在有了徐进弹幕之后,我们的步兵战术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变动。一种名为渗透作战的战术被创立出来,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体系套路:在徐进弹幕的配合之下,我们完全有信心取得对西线联军的突破。”
听得这番话语,坐在旁边的清英已然心中雪亮了。小毛奇所说的,正是历史上一战后期的德国陆军所广泛采用的渗透战术。
在另一个位面的1918年初,由于自感德国已经再无法进行消耗战,实际执掌德国全部大权的鲁登道夫,决定在美国主力开赴西欧之前进行最后一搏。在持续数月的“皇帝会战”中,采用渗透战术的德军在英法挖了三年的坚实防线上实现了惊人的推进,由胡蒂尔所指挥的德军甚至开到了距离巴黎仅有50公里的地区。然而由于后继乏力,鲁登道夫的进攻最终功亏一篑;突入英法阵地的德军被尽数驱逐,并最终在兴登堡防线中迎来了第二帝国的崩溃和屈辱停战的来临。
平心而论,这一战术本身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让德军打破了西线的僵局,更为后世的步兵战术开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然而在一战时期,用这一招来突破敌方防守严密的堑壕阵地却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软肋:那就是担任进攻的一方,需要承受极为严重的精英死伤率。
渗透战术的核心在于突击分队。首先,轻装突击队借助夜色或是徐进弹幕的掩护,悄然潜入战场无人区、并寻找敌方阵地的薄弱地段实施渗透:毫无疑问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系数极高的任务。而即便是等到轻装突击队成功渗透进敌方防线,并将电话线、指挥部、后勤站,炮兵阵地等组织机构斩断之后,重装突击队还要在正面发起攻击,对事先轻装突击队所绕过的敌方据点实施清剿——尽管这些据点的神经单元已经被切掉,但其本身的防御力仍旧是不容小觑!
由于突击分队是冒着对方最猛烈的枪林弹雨冲锋在前,其死伤人数也就可想而知;而能够担任这一任务的,无不都是军队当中的精锐。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的损失,对于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是伤筋动骨的打击。更何况在两支突击队完成任务后,后续跟进的步兵还要对剩余的敌方防线发起一次总攻击,总损失人数还将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在历史上的皇帝会战中,德军便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自损人员当中的精锐比例还高得吓人!
正因如此,清英便没有向总参谋部兜售这一战术,而是推动德国战车转向东欧,先行解决俄国这一协约国中最薄弱的一环。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总参谋部竟然这么快就搞出了这一战术、并准备用于实践了。虽然在这一位面中,德军所面临的战场形势要远好于历史,但这仍将是一条由鲜血铺就出的突破道路!
不过这一次,清英却是不准备再提出反对意见了。
ps: 感谢书友寒风吹撤、topdown、温柔的一匹狼、不想死的小白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