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澄净,白云如玉,灿烂的朝阳从东方海天交界处冉冉升起,空气中满是环地中海气候的独特气息。
浪花纷扬的塔兰托军港中,一艘艘浅白色涂装的战舰整齐停泊在一片区域,正是这座港口的主人——飘扬着意大利皇家海军旗的舰队。装备3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305毫米l46主炮的2艘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和装备4座三联装同型号主炮的但丁号战列舰位居正中,向世人展示着属于这个地中海传统海军强国的底蕴和威严。在它们旁侧,4艘埃琳娜皇后级、2艘玛格丽特女王级、2艘迪.圣.波级、和3艘更加古老的翁贝托级旧式战列舰,如同众星拱月般的环卫周围。再加上2艘圣.乔治级、2艘比萨2级、3艘加里波第级、2艘比萨1级装甲巡洋舰,和一大票的防护巡洋舰与鱼雷艇,意大利舰队俨然一副地中海豪强的雄壮场景。
千余米外的泊位中,一支通体灰黑色的舰队与意大利舰队迎面相对:高耸摩云的粗壮桅杆上,红白相间的皇冠旗正在海风中猎猎飘飞。包括1艘联合力量级和3艘拉德茨级在内的奥匈帝国核心舰队,也几乎以全部阵容出现在了塔兰托军港内。虽然其辅助战舰的数量较意大利舰队有些寒酸,只有6艘哈布斯堡级前无畏、5艘旧式装甲舰和6艘新旧不一的轻巡洋舰;但凭借着这支在地中海内仅次于法国的无畏舰群,奥地利人也完全拥有雄心万丈、憧憬未来的底气和本钱。
8月3日,奥匈海军的全部一线舰艇从波拉海军基地拔锚起航,经由奥特朗托海峡,抵达位于意大利半岛靴底根部的塔兰托军港。这是此前意奥两国海军在经过十几次联合海军会议之后,就双方组成联合舰队事宜所达成的唯一共识。相比于深入封闭的亚德里亚海最北部的奥匈海军基地波拉港,直面东地中海海域、进可攻退可守的意大利塔兰托,显然更适合联合舰队展开行动。
不过,当谈到舰队指挥权的归属问题的时候。双方就没有这么好的默契了。
在意大利人看来,舰队指挥权无疑只能属于他们一方。拥有近50万吨现役舰队的意大利海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比只有32万吨海军的奥匈更配做这只领头羊。除此之外。意大利人还不无优越感的表示,他们的舰队长年在地中海中巡弋,对这片海洋的气候水文情况了如指掌;而奥匈舰队却只是龟缩在亚德里亚海这方池塘,绿水气息浓厚,海军资历浅薄,根本不具备指挥意大利舰队的任何资格。
面对意大利人的自信叫嚣,不甘示弱的奥地利人当即予以了反驳。他们毫不留情地翻出近半个世纪前的利萨海战、以及上世纪末的埃塞俄比亚战争,在一众意大利高级军官几欲杀人的赤红目光中,言辞凿凿地证明对方实在是外强中干,只适合研究美食拉面而根本不擅长战争。奥地利人明确的表示。虽然自己在舰队总吨位上不如意大利,但在形成战斗力的主力舰领域上却是远胜于彼;在无畏舰决定海战胜负的今天,简洁精炼的奥匈舰队,显然是比臃肿不掉的意大利海军更具活力。因此,联合舰队的指挥官只应该是由奥匈舰队司令安东?豪斯上将担当。而旗舰也只应该是装备了8门350毫米l42.4重炮的联合力量号超无畏。
之后的三天时间里,奥匈和意大利各执一词,毫不退让,反复枯燥的争吵让守卫在会场门口的士兵都昏昏欲睡。而随后率领海雷丁号战列舰和4艘鱼雷艇前来会盟的土耳其海军少将拉乌夫,也无法忍受这两个明争暗斗了半个世纪的盟友的谈判闹剧。由于俄国黑海舰队的威胁尚未完全消除,将刚竣工满100天、人员设备仍需磨合的苏丹塞利姆号留在了本土的土耳其人早没有了任何的野心;当意大利和奥匈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拉乌夫便选择在塔兰托港中钓起了鱼。
然而没过几天。奥匈和意大利之间那原本似乎还能持续一个世纪的争吵,却是瞬间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
8月6日,意大利陆军再度在西阿尔卑斯山遭受惨重失败。一支由三个师组成的意军主力集群,在向法国边境守军发动大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