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4章 意大利攻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多出10倍以上的世界纪录,以至于在后世流传着一句“3个师即可打败意大利,5个师便能占领意大利,而她的盟友却要花费40个师来保护意大利”的茶余笑柄;但不可否认的是,意大利这只砝码的站位立场,却足以在地中海区域内的博弈天平中对其产生决定姓的影响。

    翻开地中海地图便可发现,意大利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长筒靴般的条形半岛陆地深深刺入了地中海内部,以南部塔兰托港口为基地的意大利舰队可以轻易威胁到地中海内的任何一条航道。而在东面,意大利这只靴子的“脚后跟”扼住了奥特朗托海峡,几乎将整个奥匈舰队都锁在了亚得里亚海里面。由于意大利舰队本身实力不俗,其立场站位对于德奥而言便至关重要:如果意大利能坚定站在同盟国这一边,奥匈的舰队就能够通过最窄处只有67km的奥特朗托海峡进入地中海,并与意大利海军一道将协约国的地中海局势搅得天翻地覆;然而一旦意大利投靠协约国一方,那么奥匈海军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法意舰队面前将没有任何的作为,只能如历史上一样困守内海一隅,成为一支停泊在港口中等待生锈的“存在舰队”。完全掌控了地中海局势的协约国,甚至可以将部分精锐力量抽调到北海去协同大舰队的封锁,毕竟意大利想要封锁奥匈舰队进入地中海实在太容易了!

    因此,在清英的地中海战略中,该如何拉拢意大利这个两面三刀的骑墙派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其重要姓甚至超过了对奥匈海军的强化工作。

    历史上意大利背叛同盟国的原因有很多,对英国的好感、对奥匈的愤恨、国王对德国的厌恶……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无疑是利益使然。在战争初期,德军于比利时和法国境内狂飙突进、协约[***]队节节败退的时候,意大利便直接中止了同英法的谈判,准备等到巴黎陷落之时就立即作为同盟国的一员糅身参战。而等到马恩河战役之后,德军速胜无望,意大利则又恢复了同协约国的交流,并在两大阵营中来回摇摆,待价而沽。由于奥匈不肯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过多让步,而英法则向意大利开出了战胜之后攫取大量奥匈领土的丰厚诱惑,并向其提供了一笔为数不菲的大额贷款,直接促使了意大利的背叛。基于这一情况,知晓历史走向的清英也思索出了一些对策。

    首先便是促使奥匈和意大利就领土争端问题达成一致。一旦欧洲局势骤然紧张,奥匈则可以通过保证两国之间的争议领土在战争结束之后以全部或部分划归意大利的方式来稳住意大利,使其履行三国同盟的有关条款义务。只要德国提前对奥匈晓以利害,清英相信维也纳的决策者们不会为了边境上的那几块巴掌大的、且意大利人占据多数的领土归属问题而在战争中又多结下一个“强敌”。退一步讲,如果奥匈那群大国沙文的民族主义分子和歇斯底里的战争贩子们如历史上一般不肯让步,那么德国则可通过在其他地方的“开源”来满足意大利人的贪婪胃口: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众多法属殖民地都可以在战后划归到意大利的掌控之下。而就算他们像历史上一样对奥斯曼帝国的利比亚地区下手,德国也会竭力促使奥斯曼帝国向意大利妥协,以一个体面的方式将这片地区交予意大利控制。

    除了这些战后实现的空头支票的利诱之外,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在战场上取得连续不断的进展,让意大利决策层认为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将最终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只要德国能在战场上能够持续获胜,并呈现出明显有利的态势;那么即便是意大利高层再怎么倾向英国,其国王本人再怎么厌恶德国,那么他们也是不可能和实打实的利益过不去,站到摇摇欲坠的协约国一方去。

    值得欣慰的是,由于清英在很久之前就对威廉提出了在地中海组建奥意土三国联合舰队、迫使英国大舰队分兵的战略构想,德国对意大利的拉拢幅度远较历史为甚。此番比洛结束对维也纳的访问之后,便立即乘专列前往罗马同意方高层会晤,以加深德国同意大利之间的盟友关系。在德国的调解下,奥意双方已经就边界领土问题展开了谈判,一张囊括了几乎整个法国在北非殖民地的大饼也被比洛画在了意大利人的面前。如果不出意外,意大利将在这一位面搭上德国的战车,真正以三国同盟对抗三国协约。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