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章 远游北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时在远游途中,李槐想要送给照顾了他一路的陈平安,陈平安没要,只是让李槐好好收起来。

    然后李槐就夹在了那本《断水大崖》里边。

    还有一套栩栩如生的泥人,是风雪庙魏晋赠送,它们不如彩绘傀儡那么“高大雄壮”,五枚泥人塑像,才半指高,有游侠剑客,有拂尘道人,有披甲武将,有骑鹤女子,还有锣鼓更夫,都给李槐取了绰号,按上某某将军的头衔。

    当初那个飞来飞去的魏剑仙还说了些话,李槐早给忘了,什么阴阳家、墨家傀儡术和道家符箓派什么的,什么七八境练气士的,当时只顾着乐呵,哪里听得进去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后来跟两个朋友介绍泥人的时候,想要好好吹嘘它们五个小家伙的值钱,绞尽脑汁也吹不好牛,才终于想起这一茬,李槐也没去问记性好的李宝瓶或是林守一,就想着反正陈平安说好了要来书院看他们的,他来了,再问他好了。反正陈平安什么都记得住。

    可是陈平安好像把他们给忘了。

    一开始还会给李宝瓶写信、寄画卷,后来好像连书信都没有了。

    ————

    相较于李槐和两个同龄人的小打小闹。

    林守一已经是山崖书院公认的天之骄子。

    做学问与修行两不误,深受书院诸多夫子们的重器。

    早早就跟随一位精深雷法的老神仙游历大隋山河,在书院和在外边的时间,几乎对半分。

    上一位有此待遇的,还是那位大隋最年轻的观湖书院贤人,而且被观湖书院副山长誉为君子器格。

    随着年龄渐长,林守一从翩翩少年郎成为一位潇洒贵公子,书院内外钦慕林守一的女子,越来越多。许多大隋京城头等世族的妙龄女子,会专门来到这座建造在小东山之上的书院,就为了远远看林守一一面。

    林守一身上,逐渐孕育出一种仿佛离开人间越来越远的出尘气质。

    随着林守一的名声越来越大,而且白玉无瑕一般,以至于大隋京城诸多豪门的话事人,在衙门公署与同僚们的闲聊中,在自家庭院与家族晚辈的交流中,听到林守一这个名字的次数,越来越多,都开始或多或少将视线投注在这个年轻读书人身上。

    对于这些幕后视线的关注,以及日常点滴的诸多纠缠。

    龙泉郡官署胥吏私生子出身的林守一,既没有志骄意满,也没有不厌其烦。

    修心也是修行。

    昨日今日砥砺心境越肯下苦功夫,明日将来破境瑕疵就越少。

    林守一对于大隋朝野的风起云涌,因为游历的关系,见闻颇多,原本一洲北方最为文风鼎盛的王朝,多悲怆氛围。

    但是林守一都不感兴趣。

    甚至就连家乡大骊铁骑南下的势如破竹,亦是不上心。

    林守一除了那位书院老夫子传授的雷法,一直勤勉研习那部得自棋墩山的《云上琅琅书》。

    此次跟随老夫子去了趟大隋边境的北岳,和一座名为神霄山的仙家洞府,耗时三月之久,林守一也生平首次乘坐了一艘仙家飞舟,为的就是去近距离观看一座雷云,景象壮阔,惊心动魄,老夫子御风而行,离开那艘摇摇晃晃的飞舟,施展了一手手抓雷电的神通,收集在一只专门用来承载雷电的仙家瓷瓶中,名为雷鸣鼓腹瓶,老夫子当做礼物,赠送给了林守一,便于林守一返回书院后,汲取灵气。

    今夜,林守一独自行走于夜幕中,去往藏书楼观看典籍,值夜夫子自然不会阻拦,儒家书院规矩多,却并不死板。

    登上书楼,挑灯夜读,直到天明。

    林守一成为练气士后,只要神气温养得当,熬夜读书,不会疲倦。

    林守一放回书籍,来到窗口,正是天地间浊气下沉、清气上浮之际。

    练气士眼中的世界,与凡夫俗子所见截然不同。

    肉眼凡胎,看不见灵气流转,煞气升腾,阳气的集聚,阴气的飘散。

    只是凡夫俗子的一座座洞府大门紧闭,虽然无法接受灵气浸染淬炼,延年益寿,却同时可以不受世间种种罡风吹拂激荡,生老病死,皆由天定。

    崔东山曾经吟诗。

    让林守一无比向往。

    风高浪快,万里骑乘蟾背,身游天阙,俯瞰积气濛濛。醉里仙人摇桂树,人间唤作清风。

    进入书院后,翻阅那些泛黄典籍,传闻上古仙人,确实可以去那日殿月宫,与那神灵共饮仙酿,可醉千百年。

    林守一对此充满了憧憬。

    林守一突然叹了口气。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希望那位杨柳依依的女子,陪在自己的身边。

    林守一想起了她后,便情不自禁地泛起了笑意。

    若是大隋京城女子看到这一幕,恐怕就要心神摇荡了。

    林守一这几年也会偶尔想起那趟少年时懵懵懂懂的游历,走得有惊无险,处处新奇。第一次见到山泽精怪,第一次见到土地神祇,第一次拿到修行机缘,第一次入住仙气萦绕的仙家客栈,第一次见到与人等高的彩绘门神。第一次得到馈赠小书箱和玉簪子。第一次在人生地不熟的大隋书院,跟一起游历至此的那些人同仇敌忾,共渡难关。

    林守一突然有些遗憾。

    好像那个人离开后,所有人就散了,哪怕还在一座书院,经常会碰个面,可人心已散。

    一条清浅的源头之水,开始分叉,各奔东西,虽然像是逐渐壮大,变成了李槐这样的欢快溪涧、自己这般开始浩荡起伏的江河,或是李宝瓶那般选择停步等待的湖泊,又或是于禄谢谢那样的深井、地下河流,可回头再看,当年最早的时候,吵吵闹闹,磕磕碰碰,大家都是满腿泥泞,草鞋竹箱,风餐露宿,有人值夜……

    林守一叹了口气。

    回不去了。

    ————

    于禄起先学舍并无同窗居住,后来搬进来一个皇子高煊,两人影形不离,关系莫逆。

    只是前不久于禄又成了一位“孤家寡人”,因为高煊悄然离开了山崖书院,去了龙泉郡披云山上的那座林鹿书院,说是求学,真相如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无非是质子罢了。大骊宋氏和大隋高氏签订那桩山盟后,除了高煊,其实还有那位十一境的大隋京城高氏守门人,与黄庭国那条本来辞官退隐山林的老蛟,一起成为大骊新建林鹿书院的副山长。

    于禄当时将高煊送到书院山脚就不再相送。

    今天清晨,于禄破天荒敲响了一座独栋小院的院门。

    开门之人,是谢谢。

    于禄看到手持扫帚的谢谢。

    哪怕崔东山已经离开书院一段时间,看来她每天还是勤勤恳恳做着丫鬟婢女的事务。

    谢谢板着脸问道:“你来做什么?”

    于禄微笑道:“突然想起来很久没见面了,就来看看。”

    谢谢问道:“现在已经看过了,然后?”

    于禄无奈道:“进去喝杯茶,不算过分吧?”

    谢谢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于禄这位她本该敬称为太子殿下的年轻男人,步入院子。

    院子不大,打扫得很干净,若是到了容易落叶的秋天,或是早些时候容易飘絮的春天,应该会辛苦些。

    谢谢指了指正屋那边,屋门紧闭,檐下廊道以青竹串成铺就,就像一张大凉席,于禄甚至可以想象那位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夜凉如水时分,就在此慵懒侧卧观看星象。

    谢谢提醒道:“上台阶之前,记得脱鞋,不然你走后我还要多擦拭一次。”

    于禄脱了靴子,坐在青竹地板上,应该是大隋境内某座仙家府邸农家练气士种植的绿竹,寻常大隋权贵,用来制作笔筒已经算是奢侈手笔,文人雅士相互惠赠,十分得体,若是有张避暑睡席或是纳凉竹椅,更是了不起的香火情与财力,只是在这座院落,就只是这样了。

    谢谢继续忙碌,没有给于禄倒什么茶水,大清早的,喝什么茶,真当自己还是卢氏太子?你于禄如今比高煊还不如,人家戈阳高氏好歹好住了大隋国祚,比起那拨被押往龙泉郡西边大山里担任役夫苦力的卢氏遗民,一年到头烈日曝晒,风吹雨淋,动辄挨鞭子,要不就是沦为货物,被一座座建造府邸的山头,买去担任杂役婢女,两者差距,天壤之别。

    于禄后仰倒去,问道:“谢谢,你有过想过以后想要什么样的日子吗?”

    谢谢坐在石桌旁,“没想过。”

    身穿书院儒衫的于禄双手叠放在腹部,“你家公子离开书院前,将我揍了一顿。”

    谢谢讥笑道:“怎么,打不过他崔东山,就要来拿我当出气筒?不愧是身负半国武运的七境武夫,不过你确定一定能赢过我?”

    她被大骊抓住后,被那位宫中娘娘让一位大骊供奉剑修,在她几处关键窍穴钉入了多颗困龙钉,阴毒至极。

    后来被崔东山拔除一半困龙钉,修为恢复到练气士洞府境,之前崔东山离开书院,又拔掉几颗,谢谢体内,只留下最后一颗钉死本命物所在窍穴大门的困龙钉,不过当下总算已经重返观海境。再加上崔东山在小院布置了许多秘术,大多都阵法中枢控制都传授给谢谢开启、驱使和关闭之法,因此谢谢只要身在小院,就有了茅小冬坐镇山崖书院的雏形。

    于禄坐起身,微笑道:“真要交手,你还是会输的。”

    谢谢哦了一声,神色淡漠,“那你真了不起,是我看走眼,需不需要跟你赔罪道歉?”

    于禄又躺回去,双手当做枕头,感慨道:“你啊。”

    虽然同是卢氏王朝余孽,本该同病相怜、相互搀扶才对,可谢谢内心深处,对这个随遇而安的于禄极其厌恶,而且毫不掩饰。

    于禄闭上眼睛,“这里躺着舒服,让我眯会儿。”

    谢谢犹豫了一下,没有赶人。

    她其实有些好奇,为何于禄没有跟随高煊一起去往林鹿书院。

    于禄去了大骊,最少能够看顾一下水深火热之中的卢氏遗民,何况如今其实有不少卢氏文臣武将,虽然依附大骊,可还算被器重信任,许多武将更是追随大骊铁骑一起南下,据说建功立业,极为瞩目,开始融入大骊军方。

    哪怕这些都不论,于禄如今已是大骊户籍,如此年轻的金身境武夫。

    说出去能吓死人。

    大骊宋氏皇帝别的不说,有一点谢谢必须承认,不缺气度。

    藩王宋长镜也是如此。

    怎么看,于禄都应该去林鹿书院。

    可于禄偏偏留在了山崖书院。

    他们这拨当年一起进入书院的外乡人当中,在大隋朝廷和书院最顶层的视野之外,一直是修道胚子的林守一最出彩,未来成就最高,红棉袄小姑娘李宝瓶最有趣,谁讨厌不起来,谢谢最有靠山,李槐做学问的资质最平庸,但是最招惹不起。而于禄,始终是最不惹人注意的那个,容易被人遗忘,哪怕与皇子高煊成为朋友后,仍是不会让人觉得年轻人于禄,值得关注,反而更让人看轻,一个喜好投机取巧、攀附天潢贵胄的年轻人而已。

    于禄突然睁开眼睛,“你家公子说,陈平安已经是即将破境的五境武夫了,真实战力,还要更高。”

    谢谢幸灾乐祸道:“怎么,你怕被赶上?”

    于禄摇头道:“肯定会被赶上的。”

    谢谢皱眉道:“很快?”

    于禄点头道:“快到超乎你的想象。”

    谢谢又问,“武运恩泽?”

    于禄摇头,“正因为跟这个没有关系,所以我才觉得有些……惆怅。”

    谢谢无言以对。

    不知道下一次见面,陈平安会是这么个样子。

    谢谢想象不出来。

    大概还是背着竹箱、穿着草鞋,就只是个子高了些?

    ————

    李宝瓶也是独自一人住着学舍。

    这是茅小冬和崔东山两个死对头,唯一一件没有起争执的事情。

    因为学舍是四人铺,照理说一人独住的红棉袄小姑娘,学舍应该空空荡荡。

    可事实上,除了她自己住的那张床铺,其余三处,满满当当,纸张堆积,一摞摞摆放得齐齐整整。

    为此教书先生不得不跟几位书院山主抱怨,小姑娘已经抄完了可以被责罚百余次的书,还怎么罚?

    值夜巡视的夫子们更是啼笑皆非,几乎人人每夜都能看到小姑娘的挑灯抄书,落笔如飞,勤勉得有些过分了。

    一开始还有些老先生为小姑娘打抱不平,误以为是负责传授李宝瓶课业的几位同僚,太过针对小姑娘,太过严苛,私底下很是埋怨了一通,结果答案让人哭笑不得,那几位夫子说这就是小姑娘的喜好,根本用不着她抄那么多圣贤文章,李宝瓶偶尔缺课去小东山之巅发呆,或是溜出书院逛荡,事后按照书院规矩罚她抄书不假,可哪里需要这么多,问题是小姑娘喜好抄书,他们怎么拦?别的书院学子,尤其是那些性情跳脱的同龄人,夫子们是用板子和戒尺逼着孩子们抄书,这个小姑娘倒好,都抄出一座书山来了。

    好在这位书院人人皆知的小姑娘,除了时不时翘课让夫子恼火之外,还是很招人稀罕的,当然除了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一样经常会让夫子们头大。小脑袋瓜里,怎么就装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想法,为何天底下那些河流都喜欢扭来扭去,夫子你知道答案吗?下大雨的时候,学舍外边的蚊子会不会被雨点砸死,夫子你晓不晓得,反正我天晴后去地上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一具蚊子的尸体唉?湖里那些鱼儿,为什么喝了那么多水也不会撑死,夫子你还是不知道对吧,那书上有讲吗,我自己去翻书就行……

    以至于为小姑娘授课的几位夫子,头疼之余,闲聊打趣,是不是什么时候可以编撰一部李宝瓶问题集。

    ————

    今天李槐鬼使神差地没有跟着刘观和马濂,说是要去趟茅厕,独自一人,去了东山之巅。

    很巧,果然看到了那个坐在树枝上身穿着红裙襦的李宝瓶。

    李槐没敢打招呼,就趴在山顶石桌上,遥遥看着那个经常来这里爬树的家伙。

    李宝瓶发完呆后,无比娴熟地抱着树干滑落在地,撒腿飞奔。

    她也看到了那边高高举起手臂却说不出话的李槐。

    李宝瓶只是瞥了眼李槐,就转过头,脚下生风,跑下山去。

    李槐一时间有些哀怨和委屈,便从地上找了根树枝,蹲地上圈圈画画。

    李槐眼睛一亮,记得上次自己写了爹娘,他们果然就来书院看自己了。

    那么自己写一写陈平安的名字,会不会也行?

    李槐咧嘴笑着,开始写陈平安三个字。

    不等他写完,就伸出一只手,把只差一笔就写完的字都给抹去。

    李槐一头雾水,看到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折返回来的李宝瓶。

    李槐又赌气地写了个陈字,李宝瓶伸手擦掉。

    若是以往,李槐可能就会退缩了,可今天像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愣是硬着头皮又要开始写。

    李宝瓶也不说话,李槐用树枝写,她就擦伸手擦掉。

    结果等到李槐写断了那根枯枝,还是没能在地上写出一个完完整整的陈字,更别提后边的平安两字了。

    李槐丢了半截树枝,开始嚎啕大哭。

    李宝瓶不理睬李槐,捡起那根树枝,继续蹲着,她已经有些尖尖的下巴,搁在一条胳膊上,开始写小师叔三个字,写完之后,比较满意,点了点头。

    李槐胡乱擦了把脸,抽泣道:“李宝瓶,你再这么欺负我,陈平安来了后,我就跟他告状!他一生气,说不定就不乐意当你的小师叔了!”

    李宝瓶换了一种字体,继续写小师叔三个字,聚精会神盯着地面,对于李槐的威胁,置若罔闻。

    李槐突然挤出一个笑脸,小心翼翼问道:“李宝瓶,你就让我写三个字呗?可灵验了,说不定明儿陈平安就到咱们书院了。真不骗你,上次我想爹娘,这么一写,他们仨不就都来了,你是知道的啊。”

    李宝瓶头也不抬,只是递过了树枝。

    李槐雀跃不已,只是手上树枝刚刚落笔,李宝瓶冷不丁皱眉道:“好好写!”

    李槐吓得手一抖,立即歪歪扭扭得不像话了,他哭腔道:“你干嘛?!”

    李宝瓶帮着擦掉痕迹。

    李槐破涕为笑,开始认真写那个陈字。

    写完之后。

    李宝瓶环顾四周,“人呢?”

    李槐哭丧着脸道:“哪有这么快啊。”

    李宝瓶起身麻溜儿跑向那棵大树,站在树枝上举目远眺。

    李槐眼珠子急转,心知不妙,丢了树枝就开始跑路。

    只是他哪里跑得过李宝瓶,给下了树的李宝瓶很快就追上,李槐吓得蹲身抱头。

    只是李宝瓶这次破天荒没有揍他,沿着山路一直跑向了书院山门,去逛荡大隋京城的大街小巷。

    在李宝瓶风风火火游览京城街巷、李槐劫后余生返回学舍的时候。

    大隋山崖书院的山门那边。

    风尘仆仆的一行四人,一位白衣负剑背竹箱的年轻人,笑着向山门一位年迈儒士递出了通关文牒。

    老儒士看了很久,上边的两洲各国各地印章,钤印得密密麻麻,老人心中满是惊讶,抬头笑道:“这位陈公子游历了这么多地方啊?”

    拜访书院的年轻人微笑点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