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幸免的匈奴人找到大部队,报告了噩耗。
这次袭击事件,令羌胡人感到震惊。
东汉朝廷都在河套地区都混不下去了,谁那么大胆子,胆敢虎口拔牙?羌胡勇士居然被汉人反掳掠,传扬出去,部落以后还怎么在这片土地上混?为了族群的尊严与骄傲,必须好好教训不开眼的家伙!
另一方面,袭击者是清一色的汉人骑兵,让羌胡人格外重视。
汉人向来以步兵称雄,骑军编制偏少,尤其近些年东汉朝廷日渐衰微,难以保持耗费巨大的骑兵部队。朝廷统治地区经常发生叛乱,大多数时候,朝廷宁愿雇佣匈奴人或乌桓人打仗,比保持骑兵部队编制更省钱省事,因此河套地区已经很难看到成建制的汉人骑兵。
东汉都退出去了,袭击匈奴人的骑兵是何来头?
一开始,羌胡人认为很可能是朝廷改变了主意,再次进入河套地区!
羌胡人压根没考虑可能是玩家领地。
河套是战马产区,但游戏有规矩,并不是说领地生在战马产区,领地就理所当然地拥有战马,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玩家领地获得战马标准途径,是等到领地升到城市级后出现初级厩舍饲养马匹,也可训练战马,只不过初级厩舍出产的只是下品战马,几乎不具备军用价值,要想驯出上品战马,得是厩舍升到高级以后的事情。
游戏中玩家领地还有别的方法获得战马,只是通常很难实现罢了。
那些战马产区领地,实际上并不具备战马生产便利,倒是在有战马出售时可以享受到产地应有的、相对于战马产区外的优惠价格。
回到羌胡人。
如果是朝廷势力进入,正好撞见他们掳掠汉人所以愤而杀人,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做坏事就得有承担责任的觉悟。但是,逃脱的十余名匈奴骑兵中,有人偷偷跟踪了那支汉人骑军,信誓旦旦地表示对方不是官军,他们来自于一个据点,而且是一个乡镇据点。
不是官军……
乡镇据点……
羌胡人的心顿时炽热起来。
拥有千骑的乡镇级据点,这得富有到什么程度?
有油水!
于是乎,多个羌胡部落纠集起三千多骑兵,打着“为被杀羌胡人报仇雪恨”的光辉旗帜,兴冲冲地杀奔龙领而来。
羌胡人虽然贪婪,却也并非要财货不要命,龙领敢对他们的小股骑兵部队下手,说明对方颇有些实力,对付一个能出动一千骑兵的乡镇级据点,最好还是小心一些。多拉上一些部落,既能扩大对龙领的战力优势,又能让其他没能参与此次行动的部落投鼠忌器,减少分赃后被敲闷棍的风险。
三千余骑奋蹄扬鞭,直奔龙领而去。
根据那些幸存匈奴骑兵的描述,龙领骑兵骑术和马战技艺并不怎么好。这给了羌胡骑兵极大鼓舞,每个人都坚信,龙领会在他们攻击下飞快溃败。
三千余羌胡骑兵向龙领奔去的时候,另一个方向,数百骑兵也在赶路。
这是一支领地部队。
他们来自江南领,为首者正是那名年青的江南武将。
讨伐董卓战役中,江南武将有着非常出色的发挥,引起玩家强烈好奇,在众多玩家不懈努力下,江南武将的底细也被大家挖了出来。
江南武将,名为郝昭。
郝昭,曹魏阵营著名将领。郝昭年少时入伍,数有战功升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十余年,民夷畏服,能镇压得羌胡人不敢乱来,足见郝昭之威名。
真正让郝昭名震天下的是守陈仓。
蜀军北伐,郝昭奉命筑陈仓并守之,被诸葛亮包围,郝昭不为同乡的招降所动,经过激烈的攻城器械战、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诸葛亮想尽办法强攻,都被郝昭化解,最终迫使诸葛亮在魏国援军赶到前退兵。以孤军扛住诸葛亮的围攻,郝昭表现出来的守城能力,或是那个时代最强的数人之一。
在幽并狼灾和讨伐董卓战役中,江南军多次显示出擅长防御战的特点,想来正是因为郝昭的原因。演义对郝昭的评价是“猿臂善射”,与郝昭在一次次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超卓箭法完全一致。
曹魏前期,郝昭声名不显,但丝毫无法抹杀他是一员难得良将的事实。
郝昭身份曝光后,引发无数领主慨叹。
江南领在幽并狼灾中有击杀入侵鲜卑骑兵,成功缴获数百匹上品战马,顺势组建了这支骑兵部队。
如果有玩家看到郝昭率领江南领骑兵出现在这里,多半会感到奇怪。
江南领在西河郡,准确地说,是在西河郡靠黄河东岸地区,不在黄河“几”字弯围成的区域内。西河郡东岸,仍然在朝廷管制之内,算是正常区域,西岸则成了羌胡人的牧场,对汉人来讲非常危险。郝昭所部现在所处的位置,早已脱离西河郡,进入完全被朝廷放弃的上郡范围。
一支数百人的领地部队,进入河套地区深处,怎么看都象是在玩命。
郝昭所部显然很清楚这一点,一路上并不停留,快速通过。
为避免被玩家发现,他们刻意避开了沿途领地,由于绝大部分军团不愿继续呆在几近荒废的河套,不用担心无孔不入又无处不在的自由玩家,江南骑兵这一路上还算顺利。
天黑的时候,郝昭让大家停了下来,就地歇息。
离目的地还有几天行程,白天大家几乎没有歇过,晚上需要好好休息,养精蓄锐,第二天才能更好赶路。郝昭没有选择让大家昼伏夜行,夜间赶路会面临比白天更大的风险,譬如视线、方向和狼群。
士兵们吃完干粮,纷纷和衣睡下。
郝昭安排好值守,又绕着临时营地走了一圈,背靠着一棵树闭目养神。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他惊醒。
(新书《修真大食神》已上传-0-
有推荐票的书友帮忙投给新书吧,嫌字少的可以先收藏着,养肥再看。链接:
http://book.qidian.com/info/101023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