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这于大春一家则是过的风生水起的,据说是用于二夏在边关卖命的捎回来的银子盖了高房大屋,买了良田数百亩,过起了地主的日子,十里八村都称呼他一声于老爷,因于二夏也是四品的武官,所以于大春仗着弟弟的名声过的非常的滋润,就连县太爷都要给他几分面子的。
但于二夏的亲生女而于妙龄自从娘去世以后,于大春迫于家族的压力不得不把她接回家生活,却天天要她干粗活,还吃不饱饭,时不时的还要被她大伯娘和堂姐妹欺负,吃住还不如家里的长工!
定国公派去看于妙龄的那些人本来就是于二夏的同袍,兄弟情义深厚,到家于家一打听之下,便知道了这些情况!
于二夏每年往家里寄银子的事情,他们都是知道的,甚至有的还看到于大春给于二夏的回信呢!
于二夏的妻子死了三年了,这于大春在给于二夏的信中却只字未提,让于二夏以为家里过的好着呢,还说要盖房子、麦田,于二夏很高兴就寄了更多的钱过来,让他大哥家里也顺便盖一座好房子、买上一些好田地过日子!
这些事情于二夏在同袍面前提过,当时大家都还跟他开玩笑说,以后回家有了高房大屋住了呢,没想到那些钱却全都被于大春给昧下了!
打听清楚了这情况,这些军营里的汉子全都怒了,这于大春简直不是人啊!战场上的汉子都是痛快人,几人直接闯到于家,把于大春和他的大儿子抓住吊起来打了一顿,并且把于二夏当初捎回来的银子要回来了一半,然后又把于妙龄从于家带了出来。
为什么没有要回于二夏当初稍回去的全部银子呢,主要是当时于妙龄说了句话。
她说她爹没有儿子,大伯再不好家里还是有儿子的,为了于家的后代,这些银子就算了为了于家的门庭和香火旺盛一些,以后记的让侄子们逢年过节给他爹的坟上磕头上香!
于二夏的同袍听了于妙龄这么说,不仅都称赞这女孩子善良大度,是个好孩子,便也同意了于妙龄的话,毕竟古人还是非常看重的香火的!
这同袍带着于妙龄在于家宗族的帮助下把于二夏的丧事给办了,但是对于于妙龄的事情却不知道怎么办了!
因为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于家是这样发的情况,定国公那里其实本来只是让人去于家送于二夏的骨灰,顺便留点银子给他的妻女,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于妙龄等同于孤女一般,继续留在于家以后不一定怎么样呢,让人不放心啊。
这些人都是上阵杀敌的汉子,做事也没有那么瞻前顾后,最后想了想就决定要带着于妙龄一块走,以后就当自己的闺女来抚养就是了,这才把于妙龄带去了边关!
众人回去以后给定国公复命,便说了于家和于妙龄的情况。
定国公知道了于家的情况,他便明白了,这于妙龄在于家是不能待了,不然早晚不是被他大伯一家给虐待死,他们即便是有心也不是远水解不了近火的,说不得最后到了适婚的年龄会被她大伯被卖了呢,便也就点头留下了于妙龄。
不过既然是于二夏是托孤的他,定国公总要见一见这个女孩好好的安置了她的!
据那来送信的下人的口风说,定国公见了这于妙龄以后,发现这姑娘坚强、善良、知书达理,就非常待见她,直接认了当义女了,这些年于妙龄都以女儿的身份住在边关的定国公府里!
这次这义女于妙龄上京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代替定国公给老夫人祝寿。另一个是也是来参加明年的选秀的!
“选秀?不过一个义女,还来选什么秀?”上座的老夫人听到孙氏的话脸色不虞的问道。
若云这里查这个于妙龄,而孙氏和老夫人那里当然也不会什么事情都不做了。
所以孙氏也是通过那边上京的人查了查于妙龄的底细,查好以后现在这是来跟老夫人禀告了!
孙氏听了老夫人的问话,窥了一眼老夫人的脸色,心中微动,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道:“听说是国公爷非常疼爱这个女儿,怕在边关那样的地方随便找一门婚事委屈了这位爱女,所以想着明年正好就是选秀之期,可以为这位于姑娘选一门好亲事!”
“什么!”老老夫人提高了嗓门道:“不是说是一个村姑出身的吗,她有什么资格选秀啊!”
“虽说这于姑娘的出身不好,不过当年她的爹也是跟着国公爷的正四品的武官,再加上如今是国公爷的义女的身份,这身份上也是刚刚够选秀的资格了,据说国公爷已经都帮她打点好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