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加帮助,居然一点消息也没有。
肯定不是想击毙郑朗,若此,早就在那个竹林边将郑朗击毙,而不是仅留下四具侍卫尸体。一个活着的郑朗远比一个死去的郑朗价值高。
可是这么多人参与,皆没有找到任何线索,郑朗到了什么地方?
时间拖得越久,狄青越是担心。
他叹息道:“郑相公太大意了。”
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便是郑朗不识轻重,挟勇轻进。不过在山洞中郑朗也知道自己因为大意,做得莽撞,才让西夏人与张平孟产生不诡的心思。
知道错了,可困在山洞里,向谁说去。
不用再问,王嵩也知道郑朗继续下落不明,微微叹道:“若是郑相公有不测,我也要辞去这一职位。”
“王嵩,不可。”
“我本来就是一个野和尚,如今功名利禄皆有了,于其等其他人来折辱我不如我早早隐退。”
这句话给了狄青一些触动,不过想了一想,终究放不下,拼来拼去的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若失去功名利禄,自己如此拼命有何意义?难道学习郑朗那种高尚的情cāo吗?扪心自问,狄青真的很难做到。
他说道:“王嵩,总有很多无奈的,比如王仲仪,他是一个好官因为襄邑案未破又发生公主殿下的事让陛下外放到定州。”
王素担任开封府尹做得还是不错的,京城百姓交口称赞,称为王公异断。可接连发生两件大案,导致悲催。实际说起来王素还是郑朗的好友之一,樊楼宴中他未参与,但被郑朗点过名的。
于是郑朗的另一个好友曾公亮出任开封府。
随着公主久无音讯,襄邑案未破,也让曾公亮产生巨大的压力。
说起来他还算是皇上的老师之一否则也会悲催。
“襄邑案?”王嵩呆在西北,不大清楚此事。
狄青简单地将经过说了C遍。
“特务营里还有一名密探也是襄邑人,表现很不错此次西夏杀死了特务营多名密探,只有此人逃了出来。”
“谁?”狄青也不清楚,他是枢密使,这些细节的问题,下面直接办妥,不会劳烦枢密院处理。
“张平孟,听说在南方表现也不错。”王嵩答道。特务营成立之初与他与王勇主持的,不过他与王勇岁数越来越大,也开始打算培养接班人。一些表现不错的斥候陆续在关注着,张平孟也是他们关注对象之一。
“张平孟怎么这么耳熟……”,狄青奇怪地说。
“狄相公也听说过他的事迹……”,王嵩道,张平孟表现勇敢,也是特务营的骄傲。
“不是”,狄青摇头,忽然抓起王嵩的手道:“你跟我去曾府。”
案件与枢密院无关,襄邑案乃是开封府的事,要么中书能过问,枢密院无权干涉的,对此案狄青听闻一些,具体的却不清楚。
来到曾府,狄青说道:“明仲,我想看一看襄邑案的案卷。”
曾公亮十分奇怪。
狄青解释道:“有可能牵扯到特务营。”
“特务营?”
“明仲,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你让我看一看,再向你解释。”
都是吃晚饭的时候,可正事要紧,况且这个案子很长时间没有侦破了,曾公亮也无法交差,于是将狄青带到开封府。狄青将案卷打开,上面列着许多可疑的对象,结果一一排除在外。也包括张平孟,忤作说是张平孟哥哥暴病而死,张姓族人不服,打了一场官司未打赢。然后张平孟回家,没有作声。随后他人在西北,又转向南方,根本未回襄邑,于是排除在外。
狄青说道:“明仲,你立即派人前去襄邑开棺验尸,看看其兄是否真的暴病死亡,再派人问一问他的妻子。王嵩,你跟我去枢密院。”
曾公亮一把将狄青拽住问:“汉臣,难道是此人勾结外人做下的。”
“不一定,我仅是怀疑,你派人查一查。”狄青说完,飞快地带着王嵩去枢密院,哪里有张平孟详细的生平资料,每一个特务营斥候都要备档的。
打开档案,狄青观看,然后将档案递给王嵩说:“王嵩,你看档案上张平孟的记载,他与兄长相倚为命,为何其兄死得有些可疑,他回去后却十分平静?难道他当真是一个冷血的人?”
王嵩看完摇头道:“非是,张平孟是自愿参加禁军的,还替哥哥还了债务,然后才攒钱成亲,证明他对兄长的感情。难怪,难怪他能逃回来。”
不怀疑张平勇能逃回来就是勇敢,就是出sè,一怀疑就不对了,从兴庆府在西夏发觉之下,突破重重捉拿,能逃回保安军,是何等的困难王嵩心中估量一下,自己也办不到。然后失声说道:“西夏。”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若是西夏支持他,他又在郑相公身边活动,危矣。”
郑朗说的漏洞终于让狄青捉住,不过想救出郑朗,依然很困难,弄不好不是救,反而让郑朗有了生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