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就得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名气。
比如你想招揽某个村子的农夫张三,你只要是个县城中的小吏便可以了;如果你想招揽某位不得志的读书人,你只要是县令,或是某个小世家的子弟便有机会;如果你想招揽程远志,波才这样的不入流黄巾武将,你只要达到一郡太守的声望便可以了;至于乐就俞涉这样胸无大志的三流武将,只要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便可以轻松招揽;再说如武安国,高览这样的有一定名气的武将,那就需要刺史出马才行;而在这之上,张飞关羽这样被刘备给直接忽悠瘸了的不算,其他一流的三国武将与谋士,都是投靠了当时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就算是明珠暗投的张合于禁,他们的第一任主公好歹也是十八路诸侯之一。
至于如诸葛亮,庞统,司马懿这类三国顶尖的谋士,他们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是最顶尖,最有潜力的诸侯来招揽自己,他们连见都不打算见,更别提在某些名气一般的诸侯太守手下打“短工”(最著名的莫过于刘备,在公孙瓒,曹操,乃至吕布等人的手下都打过短工),或是频繁“跳槽”(说的还是刘备),因为这样会降低自己的身价。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主公去招揽他们,而且他们在“招揽”主公。
所以在《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一开始诸葛亮等人都是声名不显,没听说他们在那个诸侯太守手下效力过,但是他们一出场便是震慑全场,从一而终,成为主公手下数一数二的重要人物,最终都得以身居要职。
所以,名气是影响招揽成功率的最主要因素,没有之一!
当然了,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投其所好。
例如董卓招揽吕布时,就予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而王允招揽吕布时,便是满足了吕布对于美色的渴求;曹操在见到许攸时,便是给足了许攸面子,让许攸感受到了自己的诚意,从而让许攸毫不犹豫的叛变到了曹操手下,并且狠狠的捅了旧主袁绍一刀。
现在,刘鑫已经有了不错的名气,在世家大族面前虽然还有一些差距,但是声望也能媲美一州刺史了。
现在刘鑫得到了袁绍的提示,知道只要自己对症下药,针对淳于琼喜欢喝酒的爱好,便有很高的机会招揽到淳于琼,让淳于琼自己效力。
正巧的是,刘鑫手上不仅有着名贵的葡萄酒,也有着不少品质优良,各种类型的白酒。
说道白酒,就不得不科普一下了。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也是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具体是七大蒸馏酒是那些,情自行百度吧)。
白酒一般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或是糖质原料(基本上就是各种粮食),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主要产自于国内的北方地区以及川贵地区。
白酒因为其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基本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
所以在元朝蒸馏酒工艺彻底成型之后,白酒便开始风靡华夏,原本占据市场的发酵酒(即酿造后不经过蒸馏而可以直接饮用的酒,酒精含量普遍较低,如黄酒、葡萄酒等品种就属于发酵酒)开始被白酒挤压,一些品质较差的发酵酒也因此失传。
当然,白酒之所以受欢迎,还是因为它新颖的口感,白酒的酒精度数普遍高于四十度,并且大多在五十五度到六十度左右;而发酵酒的酒精度数基本都小于四十度,大多数都在十多度左右,因此白酒的口感与原本主流的发酵酒完全不同,因此白酒受到了各种追捧,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酒类。
而且白酒还拥有众多的香型,比如酱香型,清香型,兼香型之类,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各种口味,而刘鑫现在拥有的白酒中,就拥有所有香型的白酒,而且经过苏佳的检测,这些白酒都是属于最顶尖的级别。
刘鑫在决定举办益州拍卖会的时候,本打算拍卖一些白酒,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而选择了放弃。
第一,如今大汉主流的酒水都是发酵酒,其中以米酒为主,度数基本在十度以下,所以刘鑫担心那些喝习惯了低度酒的汉代人,不能接受高度数的白酒。
至于第二便是刘鑫的个人原因,因为刘鑫的爷爷是中医,中医便讲究养生,其中小酌一杯便是很好的养身手段,刘鑫的爷爷每天吃饭时都会喝上那么一小杯,所以刘鑫也算是耳闻目染,现在已经算是一个喜酒之人,对于这么多顶尖级别的白酒,刘鑫可不想让它们被不懂白酒的人所浪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