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在小企业和大企业的眼里逻辑是不同的,再更进一步,迟到扣钱这个事还有另外一层逻辑。
管理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效率,这个效率也许是执行效率,也许是创新效率,最终目的是让一个组织,一个人的集合体发挥最大效能。
既然本质是如此,那么迟到这事也许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比如迟到一次让部门经理与员工谈话。问问他为什么迟到?具体住在哪?上班乘坐哪几种交通工具?从家到单位通常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遇到哪些异常情况?比如雨雪堵车需要多长时间?
了解清楚这些情况之后,与员工商量一个解决方案,比如正常几点出门,遇到异常情况几点出门,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处理。这样明确员工该如何避免迟到。
第二次迟到,让部门老总与员工谈话,商量如何解决迟到的问题。
第三次迟到,让人事部门与员工谈话,商量如何解决迟到问题。
然后就没有第四次了......
相信经过如此郑重的处理方式,但凡有可能,员工就不会轻易迟到,这样公司的目的就达到了,强化了自己制度的权威,规范了员工的行为。
如果我们将逻辑再深入一层,重新解析迟到扣钱这个事,我们会发现它在行为和道德层面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
迟到是一种职责未履行的行为,它会在人的心理上形成道德压力,这种心理压力本身就是一种惩罚,但是迟到扣钱了,那么这种道德谴责就会变成一种交易行为,让人们养成一种花钱买时间的心理。
这时候员工会想,既然我花钱了,那么我迟到就是应该的,通过这种心理转换,道德压力被释放了,无法起到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
曾经有过类似的心理学实验,一组被试迟到被道德谴责,一组被试迟到被扣钱,结果开始扣钱之后,迟到反而更频繁了,因为被试迟到得心安理得了。
这就是同一件事上,层层递进的逻辑,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很多事情上,对于一个高层管理人员来说,他必须拥有深度思考能力,尽可能发掘到最深层的逻辑,然后指引公司走上最正确的道路上。
莫回·问这种大而化之的问题,其实就是想看看瑞的思想深度如何。一个人如果平时没有思考的习惯,没有长时间深入思考的积累,他是很难在这种问题上回答出闪光点的。
“金融的本质......我觉得金融本质上就是‘预期’交易,所有金融行为,其实都是金钱和预期的交易。我有钱,你将赚钱的预期转让给我;或者我有预期,我需要融资,我转让一部分未来利润,来获得资金。”
“这种预期的转移过程中,因为各式各样的交易规则,派生出非常多的交易类型,最终形成了股票、期货、债券、基金、保险等等众多的金融形式。”
“金融的流转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生产价值的流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价值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其中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