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白雪皑皑。
苏老爷交待过苏家下人,一定要把青儿当成贵客看待,苏府下人对青儿,果然十分敬重。
每日给她端茶递水,或是熏香喂饭,都是一丝不苟,可做完了这些,下人们便垂手退到门口,谁也不敢随便跟青儿说话。
青儿年纪轻轻,如今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简直跟进了牢房一样。
一连好些天,葫芦都是神出鬼没的。
以往进宫习学只要几个时辰,出了宫以后,他便回家了,如今,每每到天擦黑才回来。
桌上的饭已经热过两三回了,葫芦肚子饿的咕咕叫,不由分说捧着就吃。
春娘旁敲侧击的问过他许多次,问他做什么去了,葫芦只说是在宫里耽误了时辰。
芙蓉才不信。
宫里的师傅,每天就上那么几个时辰的课,难道你不用教补课费,师傅还免费给你补课呢?
离茶茶进宫的日子越来越近。
这日雪后初晴,阳光明媚。
芙蓉去厩里为茶茶置办衣裳。
厩繁华。
芙蓉扯了几匹布料,又买了几样上好的丝线,准备着回家给茶茶量身,然后做几件合身的衣裳才好。
小巧抱着布料慢吞吞的跟在芙蓉身后四下张望。
下雪天不能常出府门,日子总过的寂寞。如今进了厩,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并吆喝着卖东西的小贩,小巧总觉得新奇。
芙蓉花了几十文钱买了两碗馄饨。
她与小巧每人一碗。
刚吃到一半,小巧就含着筷子嚷起来:“芙蓉姐,你瞧瞧那是谁?”
还能是谁,芙蓉一眼就瞧见了,那是葫芦。葫芦穿着银灰色的袍子,“吭哧吭哧”的背着青儿,累的脸涨红。
走到一处干净的廊下,他把青儿放在台阶上坐着,然后一溜烟的去买了烧饼夹肉。看青儿吃的香。他很高兴,又说要去买喝的,一转身就挤进人流里不见了。
或许只有在青儿面前,葫芦才如此的身轻如燕,在白家时,若使唤他抬点柴或是烧把火,他都一串借口,不是肚子疼就是脖子疼,要么就是天气不好,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不想做活。
芙蓉给小巧使了个眼色。二人朝青儿走去。
青儿坐台阶上看着如潮的人流,看着挑担子的货郎来来往往,这可是比躺床上数羊有意思多了,她的一双眼睛一直盯着那些人打转。
眼看走到青儿身边。芙蓉又改了主意:“咱们先回家吧。”
“芙蓉姐,咱们不……”
芙蓉摆摆手:“这时候咱们出现,怕青儿会尴尬的,再说,眼看茶茶要进宫了,我还得赶制衣裳呢。时间耽误不得。”
如此,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回家。
独留青儿坐在台阶上等葫芦。
“芙蓉姐,原来葫芦这些天回家晚,是因为陪青儿姑娘呢。”小巧抱着布料道:“葫芦对青儿姑娘真好。背着她,应该很累吧。也不雇一辆马车呢。”
芙蓉心里明白,若雇马车,葫芦上哪弄那么些银子做车资,再则。他带青儿去散心,在厩里停留,若雇马车,谁愿意陪他们坐那耗时间?
芙蓉只当什么也没发生过。回到家,给茶茶看了布料,选出一匹绯红色的,准备给茶茶做袄面,又选出绸缎两匹,并先前皇上所赐的那几匹布料一块,钻进衣裳铺子开始做工。
剪剪裁裁,这蓄计,芙蓉做的得心应手。
春娘找芙蓉说话:“你看,葫芦最近回来的越来越晚了,他说在宫里习学,娘总是不放心的,葫芦年纪越来越大,可别认识了什么不相干的人,若是学坏了怎么办?”
芙蓉本来想告诉她葫芦的事,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若把葫芦跟青儿的事说出来,葫芦一定会很不好意思,还是算了,帮他守着这个秘密吧。于是芙蓉便安慰春娘:“葫芦常与苏侍卫同行的,应该不会认识什么不相干的人,他是年纪大些了,有点贪玩罢了,无妨的。”
提到苏侍卫,春娘的心才稍稍放宽:“说的也是,苏侍卫一向本分,葫芦常常跟他一块进宫,能认识什么不相干的人呢。倒是我想多了。”
晚饭。
春娘做了一桌的菜。
芦荟烩火腿,烤鸭肉,八宝粥,还有水芹拌芝麻,酸菜小包子。
见葫芦不回来,春娘便有意等着。
平时都是家里人到齐了才开饭的。
廊下的灯笼发出微弱的光。
天慢慢暗了。
因为是冬季,风声呜咽,如同鬼魅。
春娘起身给炉子里加点炭火,听着风声,总是不放心:“不如我去苏府问一问,看他们是否知道葫芦去了哪里。”
芙蓉拦下了:“春娘,咱们先吃吧,不要等葫芦了。”
“那……好吗?”
“没事的,葫芦这么大个人了,就算不在家吃饭,在厩里随便买些东西吃也饱了。饿不到的,可能是雪天路滑,他比较小心,走的慢些,所以才回来晚的。”
如此,也只得先吃饭。
葫芦跟青儿在厩里度过了一天。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