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是两码事。
哪怕是赏赐了一坨屎,那也是皇恩浩荡。
朱元璋脸一沉:“李景隆,你嫌少?”
李景隆道:“臣哪儿敢?臣是觉得受之有愧。这次泼天大功,全是吴王所创!臣不敢贪得一分。”
“臣觉得,陛下应该赏赐吴王,对吴王大加表彰。”
“臣寸功未立,哪敢接受陛下赏赐?”
“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天啊!天啊!天啊!
不要说王清选等文臣,就算是蓝玉、沐英等武将也看不过眼了。
李景隆啊,知道你的底线很低,哪知道会这么低!
李景隆把拍马屁都拍出了境界,拍出了如此高度!
就连朱元璋都觉得有些肉麻了,难怪三孙没有跟着来大殿。
可能三孙早就料到李景隆来奉上一堆彩虹屁。
为了避免李景隆的当众吹捧,所以就直接回家了。
“李景隆,你能陪着吴王去监利,精神可嘉!”
朱元璋说完就马上转移话题:“黄河的汛期也要到了,该咋个办,都议议。”
“诸位臣工,去年,黄河在崔镇决堤,黄河水向北流淌,清河口淤塞积淀,整个淮河水道向南迁徙,高堰湖堤损坏严重,淮、扬、高邮、宝应之间都是洪水。”
内阁首辅方孝孺道:“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据沿黄各府县奏报,黄河防汛不容乐观。”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争执不下。
不一会儿就分成了两派:主堵派,主疏派。
主堵派认为必须加高堤坝来防止洪水泛滥。
主疏派认为通过对河水进行引导来解决问题。
“堵的方法早就证明了,行不通。鲧正是用堵的方法,作城以障洪水。但治理多年水势依然凶猛。鲧因治水失败被处死。大禹治水,采取疏的办法,最后取得成功。”
“疏的方法就好了吗?贾鲁治河,导河入淮,结果如何?黄河没治好,淮河却又成了害河。就连陛下的凤阳祖陵,也要受到洪水的祸患!”
“鲧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人力不足,堤坝不足以挡住洪水,并不能证明堵就是失败的!”
“我们且看监利县的大堤决口,决口了,这就是自然疏导!但是为什么你们都提出要堵?”
“不堵,监利的老百姓就要死!江汉平原就得被淹!”
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不下。
朱元璋听得头都大了,每次有什么问题,都是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咦,三孙?
以前,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三孙总能给出很好的办法。
那就让三孙过来!
朱元璋使了个眼色,毛易立马附耳过来。
毛易走出殿去,众人疑惑不已。
毛易出去,这是要调查谁、查办谁?
这时,一人站出朗声道:“陛下,臣以为治河,不能单靠哪一种方法,必须择时应势而为,该堵的时候就堵,该疏的时候就疏,堵疏结合,方可见效。”
众人一听,得,来了一个和稀泥的!
朱元璋一看,面孔生疏,不太认识:“你是何人?”
“微臣乃户部主事宋礼。”
众人轰笑起来,宋礼,送礼?
这家伙的六品官,是送礼送来的吗?
要知道朱元璋是最注重吏治的,只要贪污腐败,那就是人头落地。
这个人叫宋礼,岂不是犯了忌讳?
朱元璋脸一沉:“送礼?难道你就不改一下名字?以宋礼之名四处招摇,你是刻意与大明律令为敌吗?”
宋礼道:“下官名字为父母所取,不敢改变。”
朱元璋道:“你闭嘴!户部主事?你别干了!”
不出所料,宋礼果然是犯了忌讳,惹了陛下,丢了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