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过于重要,不可轻让于人。我建议,今岁田赋加收两成,各郡立即紧急征纳粮饷。若是前线有变,也好让丞相府大军有反击之力。”
杨仪迟疑了一下。他主管粮饷军需,比费祎更明白益州如今的经济现状。益州本来就是三国之中课税最重的国家,田赋高达六成。若是再加收两成,丞相府的军资倒是有了,可足足八成的田赋,可就是竭泽而渔了。
诸葛亮也迟疑了。费祎的话很有道理,也是最稳妥的方案。但是一旦实行如此高的田赋,益州将会民不聊生。
去岁刚刚大涝,朝廷勒紧裤腰带支持北伐,坚持不降赋也就算了。若是灾年之后,还要给农民加赋,那可真是虎狼之治了。天灾在前,加赋在后,益州若是再想恢复元气,只怕还得十年。
诸葛亮还能有几个十年啊?
费祎见二人沉默,咬咬牙说道:“丞相,我并非不知民间疾苦,可大汉危机当前,若是不行此策,只怕有倾覆之危。各郡县官员好生晓喻,相信大汉子民也都能理解国家危难……”
费祎顿了顿,自欺欺人地说道:“且待日后兴复汉室,一统中原,再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也不迟。”
杨仪也咬咬牙:“丞相,文伟此言甚是。虽说民生困难,可若是让吴军打进益州,难保他们不会烧杀抢掠,给益州人带来更大的灾难。我同意文伟的说法,加征赋税,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边境不失。”
诸葛亮沉思良久,艰难地缓缓问道:“若是加征赋税,欲要凑齐两万军队开拨之粮饷,要等待多长时间?”
杨仪深深一躬:“要征得两万军队速战速决之粮饷,最短也需一个半月。要是前线打成了僵持战、消耗战,则再怎么勉力维持,也只能坚持半年时间。”
诸葛亮眉毛紧缩,他突然对自己执意北伐有了些许悔意。谁能想到,自己面临着如此困境,区区两万二流吴军就能让国库空虚的自己面临亡国之危?
杨仪见了诸葛亮的神色,略一思忖,便明白了诸葛亮所想。他赶忙补充道:“丞相勿忧,我军补给线远远短于吴军,潘濬的军队也坚持不了多久的。”
诸葛亮缓缓点头,思路清晰起来:“吴国也刚刚北伐回来,纵然孙权比益州宽趁些许,国库也不会有太多的存粮。我们无法坚持,吴军远道而来,想必更难坚持。”
费祎也道:“建业同样无力分拨粮饷给与潘濬,潘濬的两万兵所用的粮饷,充其量也就是他自己的边军囤积的些许军粮罢了。据我估计,他的军粮,也就堪堪支持征伐一个月罢了。”
诸葛亮总结道:“只要李定和姜维坚持一个月,潘濬就不得不退兵,这场防卫战我们就赢了!”
杨仪和费祎一齐躬身:“丞相英明!”
诸葛亮道:“纵然如此,也要做万全准备。威公,你立刻组织征集粮饷,不管再怎么困难,在半个月之内,我要有支持五千援兵开拨涪陵的粮饷!”
【作者题外话】:发晚啦,大家见谅!晚上还有一更!大家把银票刷一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