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收房钱,还附送饭菜。好不容易见到故国之人,就像见到亲人一般。”掌柜的热情之极。
当下掌柜的亲自带路,将几人领往后院的一处偏院。倒是有大明庭院园林之风。几间正房,回廊花坛,长窗雕花,甚为清雅。
“这是专门招待咱们大明来的客人的地方,还算干净清净。其他那些土人住店,可不给他们住这种好地方。一则他们不配,二则他们也消受不起。”掌柜的呵呵笑道。
张延龄点头微笑,陈式一和两名亲卫迅速检查了一遍屋子,确实是东西厢房一间正厅,很不错的住处。
掌柜的说了几句话便离开,说一会亲自送酒水来招待故国之人。张延龄本想拒绝,但一想,正好从此人口中问问情形。看这位掌柜的架势,应该来这里时间很长了。
他虽然会说大明话,但是言语之中声调古怪,似是而非,和真正的大明官话颇有出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几人在此落脚,这两日奔波辛劳,能够有歇脚之处,倒也安生。
傍晚时分,那掌柜的果然带着伙计拎着酒壶和几盘菜过来小院里。要请张延龄等人喝酒。
张延龄也不推辞,命陈式一拿出些干粮肉铺出来摆上。邀请那掌柜的一起喝酒说话。掌柜的倒也豪爽,并不推辞,于是一起坐下喝酒。
酒过三杯,话匣子也逐渐打开。
“掌柜的贵姓?祖籍何处?”张延龄问道。
“哦,我姓董,祖籍大明南京。”掌柜笑道。
“哦?原来是我大明南京留都人士,那可是个繁华富庶的大地方。”张延龄笑道。
董掌柜呵呵笑了起来道:“说来惭愧,我可一次没去过南京。我只知道当年他是大明的都城。不过,我祖上曾居于南京,我所知道的关于南京的事情,都是我曾祖父,祖父他们告诉我的。”
张延龄讶异道:“那是怎么回事?”
董掌柜道:“不瞒你们说,我曾祖那一辈便从南京出海,南下南洋。定居于此了。在下今年三十八,出生于本地。这大明的话,还是我祖父父母他们教的。说的也不甚流利。”
张延龄惊愕不已,想了想道:“原来如此,我道你说话口音有些异样,却原来是这个缘故。贵曾祖一辈便来南洋了?那岂不是得有百余年之久了?那时候,我大明还是永乐年间吧。”
董掌柜笑道:“我也不知道那时候的年号。不过,我祖父在世的时候倒是跟我说了,当初我董家在朝廷为官。后来发生了变故,我们一家便跟随曾祖一起乘船出海来南洋避难了。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
张延龄心中大动。听起来似乎和一间坊间秘密传闻的事情契合。当年靖难之役后,燕王夺位,建文帝便和许多大臣一起失踪了。
有人传言他们逃往南洋躲藏,听这掌柜的这么一说,倒是颇有些契合。莫非这董家曾祖,便是当初跟随建文帝一起逃来南洋的朝中官员?很有可能。
话说,后来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明面上自然是展现国威,交通诸番。但有一种说法说,郑和其实便是替朱棣来寻访建文帝下落的。建文帝乃洪武皇帝传位的皇帝,乃是正统。他不死,朱棣如何安心。
以前张延龄认为这是扯淡。但是现在一想,还别说,这种八卦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不过这件事倒也不必去纠缠,百年而下,相关人等都已经作古。张延龄自然也不会去闲的蛋疼去管这样的事情。
“董掌柜看来是家世渊源啊。原来你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那应该对本地很是熟悉了。我想请教一些情形,我们是第一次出海走私海货,人生地不熟。若能得掌柜的告知本地情形,必会更加的轻松些。我等将不胜感激。”张延龄笑道。
董掌柜笑道:“谢什么?这还不是举手之劳?你想知道什么,尽管问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