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又是一场大雪。正德四年的新年便在这场大雪之中悄然来临。
对于许多人而言,过去的一年是不愿回首的一年。大明朝在这一年经历了巨大的纷乱。年初开始,便是安化王的叛乱。一度搞得人心惶惶,上下难安。紧接着,便是江淮大水灾,河北等地的大旱以及土地马政的改革,弄的更是怨声载道。
朝廷上下焦头烂额的同时,百姓们的日子更是每况日下。
在过去的这一年,大明外廷中德高望重的首辅大臣李东阳于七月病逝。朝廷廊柱断了一根。顶上来的杨廷和这半年来的政绩乏善可陈无功无过。许多人哀叹,外廷想要再夺回朝政的控制权,怕是在杨廷和的手里完不成了。
总之,在这过去的一年里,从朝廷到百姓,都经历了恐慌痛苦和惶然,经历了在过去几十年里他们未曾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在淮水岸边,挖出来的石鹿身上刻着的‘日月无光,将失其鹿,天下共逐,德者获之’的十六字谶语在百姓之中悄悄流传着。
干旱,洪水,造反,乃至西川在十月里的一场地动,这一切都让人们相信,这是一种预兆。所谓圣君在朝,天清地朗,海清河晏。昏君在位,这地动山摇,人世纷纷,天下离德。当今正德皇帝的种种荒唐的所为,已经他即位的这三年间被天下人所知。有这样的皇帝在位,他们心忧如焚,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唯一让人庆幸的是,大明朝的北方边境还算平和。在经历宣府之战和独石城之战后,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的兵马遭到了重创。而且被张延龄等人成功的在胸口插了一个钉子。
朵颜三部的大首领阿思巴思叛离巴图蒙克,这次成功的分化行动在今年春天也安化王造反的时候也起到了效果。当时巴图蒙克率其本部兵马在漠东集结,准备攻击朵颜部落。也正因如此,才没能在宁夏之乱的时候插一脚。否则平叛的事情未必那么顺利。
然而,在四月里巴图蒙克对朵颜三部的进攻之中,虽然独石城参将赵永胜按照张延龄的部署出兵前往,进行威慑。但是宣府总兵保国公朱晖将此事禀报朝廷定夺的时候,在刘瑾等人的极力反对之下,朱厚照下旨不得救援。
朵颜三部原本得到的援助便很少。刘瑾又命户部拖延装运,到巴图蒙克进攻朵颜部之时,答应的物资兵器粮草只给了三成。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厮杀之后,朵颜三部大首领阿思巴思战死。其子吉达不得已率部再一次投降归顺。赵永胜眼睁睁的看着朵颜三部被巴图蒙克重新征服,却碍于朝廷的命令不能去参战协助。
这样一来,独石城之战后所获得的巨大的战略上的资本,就这么白白的葬送了。
当时张延龄在宁夏平叛,等他回到京城,得知此事之时,不免仰天长叹。进宫向朱厚照质询的时候,朱厚照心里也有些后悔,但却也已经木已成舟。
张延龄事后想想,倒也能明白朱厚照当时的心理。西边安化王在宁夏叛乱,搞得他惊惶无措。宣府外鞑靼人内部攻战的事情,他显然是不想插手的。毕竟死的都是鞑子。只要东边边境别出事,那便谢天谢地了。什么战略大局,什么分化鞑靼,这些都不必去想。至于自己对阿思巴思承诺的那些话,权当没有发生过便是了。
巴图蒙克虽然重新征服了漠东,但是目前而言他实力大大受损,需要时间恢复。短时间内他无力扣关,最多便是袭扰而已。所以,北方边镇的安危倒是不用担心的。
大雪纷纷之中,富贵人家灯红酒绿,贫苦人家只能在严寒之中憧憬未来。人心思变,人人心里憋着一团火,憋着一股怨愤,如同埋藏的火山一般,随时会爆发。
张延龄的新年过的充实而忙碌。大年初一被张太后叫了全家人等进宫吃饭。难得的是朱厚照和皇后夏氏也出席了。皇后夏氏面相圆润,倒是个多子多福的相貌,这或许也是她被选中的原因之一。
然而张延龄知道,真实历史空间里朱厚照是没有子嗣的,也不知道在这个时空里会不会改变。张延龄想,也许要解决未来自己所面临的境遇的话,或许可以通过改变这一点来改变未来。
朱厚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