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
“二公子大驾光临,欢迎!”
“不敢,二位长者出来迎接,小子惶恐!”
刘琮自然要去学院,如今襄阳士子的复古之风愈演愈烈,学院便是这群人的基地!刘琮这次就是过去找麻烦的。
“今日前来,想与康成公进行一场公开辩论,不知道康成公是否愿意?”
这次刘琮第一次直截了当的挑战郑玄的权威,郑玄也是一愣!也明白了刘琮的意思,最近的士子因为刘琮不在襄阳,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律法的底线。
黄射没有法责众的勇气,刘表对于此事也是安抚为主,这让这些士子气焰越来越盛,刘琮可不会惯着他们。
“召集学子,二公子,请!”
郑玄不在乎,说白了外面很多人打着郑玄的旗号,郑玄或许知道,但是郑玄未必就是那个意思,他也没办法天天去澄清,更何况郑玄这人讲究清者自清。
刘琮不过是想借与郑玄辩论说出自己想说的,同时也让郑玄表明自己的态度,各自心里都很清楚,人很快就齐了,刘琮稍微看了一眼,直接开始问道。
“郑老,恕小子无礼了!小子想问,昔日周朝时期,是否有今日之桌椅板凳?有今日之美食?粮食有今日之产量?内陆能吃到海鲜否?有今日之先进的农具,衣服,被褥?有葡萄美酒?有西瓜等解暑水果?”
郑玄摇了摇头。
“那就是说昔日文王制定《周礼》之时并不知道日后的发展?不知小子是否说的对?”
“对!”
“所以,文王制定的《周礼》以及先贤著作只是根据他们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见闻所著作,不知小子是否说的对?”
“对!”
郑玄毫不犹豫的答道。
“那也就是说,文王在制定《周礼》等圣贤之书的时候符合当时的情况,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呢?
很显然,琮以为,其中有一部分已经不符合了,不仅仅是《周礼》,先秦先贤之经典琮亦是如此认为,不论是《老子》,《论语》,《荀子》还是《韩非子》亦或者《吕氏春秋》,其中都有不符合现在发展的!郑老如何看待?”
刘琮抛出自己的观点,将问题扔给郑玄,郑玄思虑了一下。
“昔日我与何休辩论,何休否定《左氏春秋》,《谷梁春秋》!老夫以《左氏膏肓》,《谷梁废疾》进行辩驳,老夫也认为何休的观点并不正确,书籍都不是完全正确!各有优点,学者当采其长!”
《春秋》三书,《左氏春秋》,又称《左传》!《谷梁春秋》,又称《谷梁传》,还有便是《公羊春秋》!
“郑老不亏是经神!小子佩服!既然如此,也就是说我们所学的学问应当与时俱进,博取先贤之长,融合当今发展,不知小子是否做的对?”
“自然如此!”
郑玄对于这点还是认可的,郑玄虽是古文经学,但是他是将先贤的经典进行注释,整理,然后进行发扬光大!并非是迂腐的抱着上古不变。
而且郑玄之所为被后世称之为集大成者,在于其不局限于一家,郑玄注释的不仅仅是儒家经典,还对诸子百家都进行的注解,海纳百川,并且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融合,成为汉朝学术的最高成就。
“琮亦是认为如此,因此琮一直以为《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先贤的优秀理念为指导!郑老以为小子做的是否正确?”
刘琮问道。
“楚侯与二公子爱明如子,确实在践行了!”
“既然民为贵,那么何为民,《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也!国之柱石也!执政以民为贵,既然四民皆是民,何以在座的许多士子天天在鼓吹刑不上大夫,士高于其他三民?”
刘琮看向在场的士子高声问道!
“《管子》提出四民,一是褒奖,称赞四民是国家,朝廷的柱石,其二是告诫我等,士农工商,也是出于当时对于国家贡献的排名!
春秋时期,士大夫处于主导地位,自然士为第一,农业乃国之根本,第二,工匠对社会的贡献是超过商人的!也是为了避免舍本逐末!”
郑玄说了自己对于四民的看法。
“郑老学识渊博,小子佩服!郑老也说的管子提出的是符合春秋时期的,那适不适用现在呢?琮以为并不适用!管子受制于其当时比较落后的生产力!
春秋时期的五谷杂粮产量较低,因此自然要先保证百姓能吃饱,而当下,随着稻谷产量的不停提升,很显然,需要根据时势进行改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