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彦说的在理,况且二公子提议是九代,别说九代了,看看邓家,这才多少代,亲情关系早就一塌糊涂了。”
蔡讽感叹的说道,邓家昔日是大汉数一数二的家族,如今败落的多快,至于家族后代更是开始分散到各地了。
“我也听说扬州还有不少世家支持二公子,如周家以及钱家等,扬州路途稍微有些远,很多消息都没有传到襄阳来,或许过段时间还有消息传过来!”
蒯越也说道,这些小算盘他们都在算计,他们怕的是刘表算计他们,但是没想到刘表并非是仅仅算计他们世家,连汉室宗亲也一起算计了。
如此来说,这事对世家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对汉室宗亲就会有很大的影响,结合目前的改革,目标不是他们。
“这是好事,确实长此以往,对朝廷,对国家都不利!”
蔡讽说道,为什么说很多朝代都活不过三百年,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皇亲国戚把国家吃穷了。
以明朝为例,虽然有其他原因,但是在万历时期,宗室支出就占了朝廷税收的三分之一,等到了明末就更多了,而且宗室还两极分化,富的可敌国,穷的饭都吃不起。
因为明朝的宗室不允许从事士农工商,只能靠朝廷俸禄养着!早期肯定没问题,子孙少,到了中后期,这就是问题了,东汉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过东汉允许宗室去自力更生,如刘备就织席贩履。
也允许宗亲去做官,如刘表,刘洪,刘繇,刘焉,刘虞等都是宗亲,皇亲,但是压力也非常大,再继续两百年,虽然没有小冰河时期,但是也是要出大问题。
东汉的土地兼并之中,其中有一股势力就是宗室,要不然陈王刘宠哪里来的钱来养兵十万,东汉自安帝继位就屡屡有地方挑战朝廷的继承合法性。
刘琮估算过,以朝廷正常的收入,养七代到九代是没有问题的,超过就不合适了,九为数之极,七为算之极。
至于七代还是九代,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推动这个事情,其中一些舆论也是刘琮在背后推动。
三人相视一眼,也都明白了这事情怎么做了,都是聪明人,这种事情不需要太直白,大家也清楚,真要出了九代的血脉,没有特殊情况,根本谈不上亲情了。
刘府。
“世叔,这事您是什么意见?”
刘艾问道,论辈分,他就得就刘洪一声叔,虽然刘洪和他们也隔了七八代了,但是相对来说,关系比刘表这类宗亲亲近了不知多少。
毕竟刘洪的祖上是刘秀的亲侄子,当初刘秀为了名正言顺才恢复了不少西汉时期的诸侯王,不过后面都降为侯爷,到如今,基本都早就除国了。
这也是东汉看似强大,不少宗亲都是地方诸侯割据,但是宗亲和天子皇室有时候不是一路!而恢复汉室这个口号是汉室宗亲最喜欢的!恢复汉室,何为汉室?这其中的解释就多了。
“这事确实难办,不过你是宗正,你要有主意!天子什么想法?”
刘洪问道。
“天子临走之前在臣耳边说了句,以阿姐的想法说了算!”
刘艾说道,大家都不是傻子,如今的朝廷又不是天子说了算,天子聪慧,但是非常懂得隐忍,此时必然不会耍小脾气和朱儁等人翻脸。
“你呢?”
“我去见过长公主了,长公主芳心暗许,想留在襄阳!”
刘艾也是苦恼,这事他也不好办,维护宗室吧,天子,公主两边得罪,日后肯定是小鞋!而且得罪了楚侯,虽然明面上不说什么,但是都清楚,如今和光武帝时期多像啊!
谁知道他们父子之中有没有一个和光武帝一样的,这些话虽然不能说,但是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老夫不不管朝政也好几年了,精力有限!刘琮虽然谈不上玉树临风,但也是一表人才,况且才能高,荆州不少大家闺秀都在打听,估计在各个小院里面的妇道人家正在议论着!”
刘洪也是楞了一下,有些笑着说道,抛开刘琮等人的身份,刘琮绝对是如意郎君,没有世家子弟的坏毛病,为人自律,又有才华!公主长期住在刘表府上这么久,也就这一两年才搬到蔡伯喈府上,怕是早就暗生情愫了。
“你也不要担心,这事不是一两日就能有定论的,广明都大老远从扬州回来了,就是綦毋闿,他和刘表是莫逆之交!这边荆州怕是有家族支持,黄承彦的辩才不差,至于蔡邕的关门弟子王粲,那辩才也是非常厉害!”
刘洪倒是不担心,他们这么大年龄了,什么风浪没见过,自然也明白刘表是不会轻易让公主去长安的,况且不去长安也好,长安天子年幼,外臣掌权,反而不安全。
“蔡伯喈收王粲做弟子了?”
“嗯,仲宣父亲本就与刘表关系密切,仲宣的父亲死后,王家举家投奔景升,伯喈昔日就很看好王粲!收徒在情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