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刘剑、穿盔甲的大螃蟹、诸葛不管、8890、宓茶茶、5816、dengjun2004、寒白梨、仙侠古言爱好者等老书友;
为1094、美人宝宝、2097、银色快车、1178、一江糖水、何如微风细雨等新书友加更。
风雨同舟,不弃不离,一路共行,直达彼岸。)
明天,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所有选手都要赶赴金陵,所以现在大伙都结伴上街给亲友购买小礼物。
甘光复同学回到酒店的时候快到中午了,小龙的金牌擦鞋火爆如初,从他灿烂的笑脸就可以推断这两天收获不错。
阿根师傅依旧在闲暇时帮助小龙招揽生意,想要揩油的小瘪三看到一帮五大三粗的黄包车夫给小龙撑腰,也只好断了捞一把的念想。
“阿根师傅,陪我到路边摊吃点,顺便我想和你聊聊。”
“好吧,不过我可提前说好了,今天我请客。”
“好吧!”
两人在不远处的摊位上要了两碗汤饺,边吃边聊。
小龙和阿根师傅的一个大杂院里的邻居,小龙的父母前年的一个夜晚去看医生的路上遭遇了车祸,小龙的父亲当场身亡,他母亲也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残疾。由于是夜晚,他母亲就连肇事车辆的型号都没有看清,据当晚的目击者说是一辆带蓬的军用卡车,事后,阿根师傅出面投诉竟然找不到头绪,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没找大夫瞧瞧吗?”
“找了上海滩最有名的‘石氏伤科’看了好几回,坐堂的大夫也束手无策,说是需要长期的针灸才有恢复的希望,可小龙家突遭变故,那里支撑得起这样高昂的开支,所以就半死不活拖到了现在,每天晚上,小龙都要给他母亲的下肢按摩保持舒筋活血,等有钱了再想办法。”
“阿根师傅,看来我与小龙天生有缘,帮人帮到底,下午你能不能把小龙的母亲拉到‘石氏伤科’,我们再让大夫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疗。”
“好吧,我替小龙谢谢你。”
“阿根师傅,不用谢,帮上忙帮不上忙还两说呢。”
阿根师傅把小龙叫到一边商议以后,便给各位等候的客人致歉,说要去给母亲瞧病,让他们明天再来。
躺在板车上小龙的母亲是一位年近四十的妇人,面黄肌瘦,明显的长期营养不良所致,看着就让人心酸唏嘘不止。
在上海杨家渡新新街的‘石氏伤科’,接诊的是一位手脚麻利的中年大夫,他把患者的病患部位以及下肢探视一番以后说道:“病人这两年维持的还不错,目前最佳的办法还是针灸治疗,但能不能完全恢复,我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大夫,能请兰亭先生看看吗,哪怕有一丝的希望,我们也要争取一下。”
“那好吧,现在我就请家父过来。”
阿根师傅告诉甘光复:“兰亭先生原来是开镖局的,武艺好又懂医。石兰亭解散镖局后,从无锡搬来上海,开始行医收徒,1880年,第一间“石氏伤科”诊所在黄浦江畔挂牌营业。在那个时代武者出身的伤科大夫其实不少,因为平时容易受伤,便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颇为实用的正骨手法。这类伤科流派的手法中常常可见武术招式的影子,如行云流水,四两拨千斤。
刚才接诊的是‘石氏伤科’的第二代掌门人,医术与兰亭先生不相上下。”
兰亭先生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在诊疗床上,老先生伸出双手,仔细揣摩了患者受伤的脊椎部位。
行家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