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嘴,根本就辩不明白,而且对方人多,就算开辩论会,自己这边也不占优势。
只听琵琶声再次响起,洛雨荷按住琴弦,说道:“现在开始第二局,论道,题目是《格物致知》。”
张鹤龄心中暗道,这肯定又是一个坑,很明显这帮人就是看不惯自己成立南山书院,想尽各种办法来打压,但是一想到这个题目,不由得暗暗好笑,古往今来,对“格物致知”这四个字的理解程度,若王守仁说自己是第二,怕是没有人敢称第一。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基本理论之一,出自《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话题。
明代推崇程朱理学,因此,读书人以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新理学为标准,这就好比如今的高考教材,教材上怎么解释的,你就怎么背就好了。
朱熹认为,“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想知“理”就需要“格物”。于是“格物致知”就变成了“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和道理”,即所谓的“格物穷理”。简单来说,就是天下万物其中都蕴含了无穷道理,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
柴永年一生研究儒学,自然没把张鹤龄等人放在眼里,当下说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程夫子有言,格犹穷也,物犹理也。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圣人之道,我等穷极一生,也只能略窥一二,因此,更要修生养性,潜心求索,万万不可盲目自大,追求虚荣,误入歧途。”
张鹤龄越听越不是滋味,忍不住问道:“柴老先生的意思是本侯追求虚荣,误入歧途?”
柴永年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说道:“老夫只是浅谈一些心得,寿宁侯自己领会。”
张鹤龄冷笑一声,说道:“本侯不与你废话,你也不要扯什么孔孟之言,我只问你,格物致知这句话究竟是何解?”
柴永年道:“老夫以为,物者即天下万物,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知则意诚,意诚则心正,心正方可修身,修身方可齐家,齐家方治国平天下,此所以能参天地者,格物致知也。”
张鹤龄听完,不由得哈哈大笑,柴永年面色十分难看,说道:“不知寿宁侯有何高见?”
张鹤龄说道:“高见没有,人倒是有一个。”
柴永年不解,问道:“人?什么人?”
张鹤龄再次看向王守仁,说道:“阳明兄,你来说说吧。”
王守仁依旧面无表情地说道:“格物致知,穷万物之理。学生请问柴先生,您这一生,格过什么物?”
柴永年没想到对方会提出这个问题,直接愣住了,喃喃说道:“为何一定要格物?”
王守仁回道:“既然是格物致知,当然要格物,否则怎么致知?”
柴永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问题,不由得反问道:“你又格过什么物?”
王守仁答道:“学生格过竹,格了七日,最终一无所获。”
这个回答引发了堂下众人的笑声,柴永年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格物致知讲的是格物之理,并非让你去格竹。”
“为何不能格竹?”
在柴永年看来,这个回答简直是在抬杠,却又透着几分道理,让你无话可说。
王守仁又说道:“我还格过盐。”
“格盐?”柴永年愣住了,这都哪跟哪啊?
王守仁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继续说道:“我亲眼看到盐坊是如何将粗盐制成精盐,朱夫子说格物可穷万物之理,这便是盐之理。”
“盐之理?”柴永年心中嘀咕,这人怕不是个神经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