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战士们想象力还是蛮丰富的嘛。”
“元帅同志,”老战士小心地问道:“美国人真的会开辟第二战场吗?”
“怎么了,战士同志。”朱可夫望着战士,面带笑容地问:“如果美国人不开辟第二战场,我们就不能打赢这场战争吗?”
“这哪能啊,就算没有美国人的帮助,我们也照样能打败德国鬼子。”老战士谨慎地说道:“但假如有人帮我们一把的话,我们赢的几率就更大了。”
朱可夫又和老战士闲聊了几句,才跟着罗科索夫斯基朝师指挥部走去。路上,捷列金好奇地问:“元帅同志,您有没有什么内幕消息,美国人将在什么时候,在德国佬的背后开辟第二战场?”
朱可夫听到捷列金的问题后,停下脚步对他说:“捷列金将军,我也很想回答您的这个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我根本不知道美国人什么时候开辟第二战场,甚至他们是否会真的开辟第二战场,我也不知道。”
罗科索夫斯基在一旁听后,不禁心痒痒的,他差点就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具体时间,都毫无保留地告诉面前的这两位高级指挥员。但他的理智及时地制止了他这么做,且不说他们是否会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就算将来自己所说的话应验了,也会引起大家的怀疑:连最高统帅部都不知道的事情,你一个天天待在前线的方面军司令员又是怎么知道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罗科索夫斯基继续保持着沉默,静静地听着朱可夫和捷列金之间的对话,心里盘算着是否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历史,适当地调整一些战术,力求取得更大的战果?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在想什么?”朱可夫见罗科索夫斯基一直没说话,便好奇地扭头望去,只见自己的这位部下,正埋着头朝前走,同时嘴里还在小声地念叨着什么,他连忙问道:“我看你一直在走神,似乎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
“是的,元帅同志。”罗科索夫斯基知道自己的表情是骗不了人,于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正在考虑主公方向的问题。”
朱可夫想到在瓦图京葬礼过后,罗科索夫斯基和自己的那次交谈,便试探地问:“你还是打算将进攻方向,选择在沼泽和森林地区吗?”
“是的,元帅同志,我是这样考虑的。”罗科索夫斯基信心十足地说:“敌人不会想到我们会在这样的地域发起进攻,因此他们的防御不会太坚固,这样我们的部队在进攻打响后,才能迅速地突破他们所建立的防御。”
“可是,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有没有考虑过,假如你真的将森林和沼泽地带,作为进攻的主攻方向,计划在大本营那里能否得到通过?”朱可夫有些担忧地问道:“不光大本营,恐怕就连你的部下也不会同意这么做吧。”
罗科索夫斯基知道朱可夫所说的是实情,在真实的历史里,罗科索夫斯基在最高统帅部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因为坚持自己的作战计划,还一度被斯大林撵出了会议室,如今他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既然知道选择的作战方向,最后是得到了斯大林的许可,因此罗科索夫斯基底气十足地说:“放心吧,元帅同志,我想不管是最高统帅本人还是我的那些部下,他们在经过仔细的分析之后,会发现我所选择的路线,是最便捷也最近的一条捷径。”
见罗科索夫斯基如此固执己见地坚持自己的选择,朱可夫也不好再劝,毕竟他的身份只是大本营的代表,并不能对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作战指手画脚。
朱可夫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在当天晚上召开的军事会议上,罗科索夫斯基的方案刚讲述完毕,立即遭到了众多集团军司令员的反对。特别是第65集团军司令员巴托夫,更是态度强硬地说:“司令员同志,我不同意您的这个方案。要知道,森林和沼泽地区是不利于部队运动的,要是德军在我们进攻的方向,建立一道防线,那么我们就算付出巨大的牺牲,也没法向前推进。”
当巴托夫发表完意见,重新坐下后,朱可夫朝罗科索夫斯基投去了一个无奈的眼神,还将两手一摊,暗示对方:“怎么样,我没有说错吧?你的这个进攻方案,在方面军内部就会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更别说上交给最高统帅部了。”
面对群情汹汹的反对,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早就有准备。他既没有向大家解释,也没有批评和自己唱反调的巴托夫。而是心平气和地问巴托夫:“巴托夫将军,如果能得到充分的补给,你的部队在什么时候能展开进攻?”
巴托夫的部队是半个月前就地转入防御的,指战员们还没完全恢复过来,此刻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问题,巴托夫迟疑了好一阵,才站起来回答说:“司令员同志,如果上级能为我们提供兵员和弹药的补给,我想在一周内,就能重新发起对德军的进攻。”
“兵员,我这里没有多余的。但我可以给你的部队不从足够的弹药。”罗科索夫斯基望着巴托夫说道:“但你的部队必须在一周内,重新对正面的敌人展开进攻。”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这道命令,巴托夫只犹豫了片刻,便果断地回答说:“放心吧,司令员同志,我向您保证,我的部队会在一周后准时向敌人发起进攻。”
会议结束后,朱可夫问罗科索夫斯基:“我不明白,明明现在不是适合进攻的时期,你为什么要急着命令巴托夫对德军发起进攻呢?”
“元帅同志,”罗科索夫斯基面带笑容地回答说:“在巴托夫的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我所说的森林和沼泽;而另外一条路线,道路则平坦得多,也利于大部队的展开。我就是想让巴托夫实施一次进攻,使他们明白,究竟哪条道路才是最适合我军进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