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你这次打算做什么生意?”饭后,沈三等人都已离去,翠花拉着王月英问道。
“说出来你也不信,我自己也没打算好。”王月英叹了一口气道。
王月英现在已经有固定的资产,酒庄是最大的资金来源,另外飘香楼和锦绣坊的收入也都不错,现在就算是什么都不做,一家人也能过得很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月英才想搬到镇上,村子里的生活安静祥和,容易让人失去斗志,孩子们也要有更高的天空才行。
“你反正脑子灵活,不像我,跟个榆木疙瘩似得。”翠花早就成了王月英的铁杆粉丝,凡是王月英多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凡是王月英做的事肯定是合理的。
“现在还是洵儿念书的事要紧。根儿就是在青阳书院念书的吧?”青阳书院是元和镇最好的一家书院,按照现代升学率的算法来说的话,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童生试通过率。
“是啊,好在前几年在他外公家打下一下基础,这才勉强让他考进。”翠花掩不住的自豪道,末了又担心地说,“青阳书院好是好,只是这先生要求太严,我怕孩子吃不消。”
青阳书院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的比较相像,是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型的,王月英正是看中了这点才愿意把孩子送去,“先生要求严些也是好的。我家洵儿还小,我打算过几天让他去试试,看能不能入门。”
“这人都说什么“学而优则仕”是,我们上国现在国势不稳,考上科举也不见得是件好事,你说我们干啥费这么大心思让孩子读书呢?”翠花问出了困扰她许久的问题。
“这人不是说嘛,‘黄金不如乌金贵’,多读书总是有好处的,就算不去考科举,多识字懂道理也是好的。”王月英从来没有想过要让洵儿走上仕途,在她看来,基础的学习是义务教育。
不过翠花的话倒是提醒了她,读书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念不起书,只能过着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自己是不是可以考虑在镇上开一个技校呢?找一些有相关技能的老师,跟一些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就跟现代那学挖掘机最好的学校一样。
王月英越想越觉得有可行性,只不过要在镇上开一个这种学校,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才行。什么校舍啦,老师啊,教材之类的,都是一对的问题,想到这王月英一下子就陷入了沉思,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等她心中有了主意正要与人分享时,发现周围就她一人,翠花不知何时离开了。
“翠花,你们刚才在里面都说什么说了这么久?”翠花的丈夫,杨大山很早就来到厅外,只见沈三爷在里面和王月英一直聊些什么很起劲,想必是些重要的事情,不想打扰也就没有进屋,但不免好奇心起,看到翠花出来忙上前打听。
“生意上的事,你不懂,别瞎打听。”不料满腔的热情被自己老婆当头浇了冷水。想想翠花自从跟着王月英做生意后,说话的底气是越来越足,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