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晚宴,完颜洪烈招揽的高手一一与左小右过招,但无一例外,全部?32??左小右以超强的武功压服,由此一举奠定了赵王府第一高手的地位。
而此后数月之间,左小右总会不经意间展现出他对治国理政和军事方面的一些独特见解,让完颜洪烈茅塞顿开,愈发重视。
“自从铁木真一统草原诸部,励精图治,蒙古越来越强盛,此等强盛对金国绝不是好事,王爷要防患于未然,及早将其铲除,不然数年之后,蒙古变得比此时更加强盛,不说将其铲除,就是与其对立也很难取得优势。”
这天完颜洪烈回到赵王府后,就一直忧心忡忡,然后将左小右叫来,说起蒙古对金国的威胁问题。当今的金国皇帝对蒙古似乎不怎么在意,可作为当世枭雄,完颜洪烈却看出了蒙古对金国的威胁,只是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去说服当今皇帝,所以他想听听左小右的想法,而左小右也的确给出了自己的想法:蒙古绝对不能留。
英雄所见略同。
见左小右和自己想的差不多,完颜洪烈心里高兴,连忙问道:“左先生何以教我?”
自从展现出了足够的武功和才略后,完颜洪烈对左小右的称呼就变成了‘左先生’。左小右的年纪还不满十八岁,但完颜洪烈却完全忘记了他的年龄,口称先生,由此就可以看出完颜洪烈的人格魅力。也难怪会有那么多高手愿意为他效力,也难怪杨康会‘认贼作父’。
放弃一切立场,在这个时代,完颜洪烈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领袖,在外雄才大略,在内温柔细腻,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以及一个不是自己亲骨肉的儿子,竟然可以做到那种地步,扪心自问,若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到这种地步?
想必90%以上的人都会说:做不到!
在相处的这几个月里,左小右也是越来越觉得完颜洪烈是个不错的君主,如果他能成为金国的皇帝,如果他能打败蒙古,如果他能将南宋合并,是不是也不错?
只要他别像蒙古人一样,把汉人当做最低等的两脚羊,一视同仁,是否会更好一些?
左小右想了几个月,最后只能摇头叹气。因为历史上已经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了,那就是清朝。清朝时期,八旗子弟高高在上,汉人就是低等奴才,甚至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老佛爷也是各种的割地赔款,一点也不心疼,把‘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精神发扬光大。
历史证明,被异族统治的华夏大地,绝对是一个充满黑暗的时代,那些鼓吹康乾盛世的,也不过是因为那个历史时期没有列强跑过来吃你的肉,才能让你有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而一旦列强想吃肉了,你就彻底现了原形。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最喜欢的,提的最多的是哪个朝代?基本就两个:强汉、盛唐。
中国,除去少数民族,普通老百姓自称‘汉人、汉民’,而在国外的华人聚居地,则被称为‘唐人街’。
这也是华夏历史上最强盛的两个朝代。至于版图最大的元朝,还有版图第二大的清朝,那都是由侵略性极强的外族统治时期所建立的。虽然领土的确是很广阔,但普通的汉族老百姓却生存艰难,朝不保夕,那样的朝代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所期待的。
老百姓关注的始终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衣食住行,这是最基本的保障,而这些是元朝和清朝无法带给汉族老百姓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反驳,清朝多好啊!清朝时期的人口最多,达到了四亿。
但左小右想说:如果汉朝、唐朝的时候有土豆、地瓜之类高产的农作物,华夏人口早就破亿、破十亿了。以前人口少,除了战争的削减之外,就是因为缺少产量超高的农作物,而土豆、地瓜这类的东西就是在明代末年传进来的,然后明朝被满清消灭,坐享其成。
不过元朝和明朝的出现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让汉人认清了被外族统治是什么样的情况,所以才有日本入侵之后的拼死反抗。按照现实状况来说,一旦二战的时候中国被日本占领,结局基本和满清时候差不多。
也有很多人会说,战后日本发展的多好啊!我也想当日本人。
但你要知道,日本发展的好的是经济,军事力量完全被美国爸爸掌控了,而且日本经济一旦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被美国剪羊毛。君不见广场协议,把日本一夜打回解放前吗!
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停滞,这也被日本人自己称之为失去的二十年。
而日本的故事也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经济,却没有相对应的军事力量保护自己,下场就是被剪羊毛。不过日本还好,至少日本这个国家还在,但宋朝经济那么发达,却因为缺少军事力量的保护,最终被蒙古灭国。甚至也有日本人借机‘去其史’,说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后来明朝的灭亡同样被‘去其史’,说什么‘明亡之后无华夏’。
偏偏有很多中国人信了日本人的鬼话,搞的自己,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却怀疑自己不是东西。可恨又可笑。
所以一个强大的国家,经济、军事,一定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然下场一定非常凄惨。
新中国之所以能用短短几十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世界顶级强国,连美国佬都在哀嚎:不能让中国继续发展下去了,一定要遏制他,不然我们都要完蛋。
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借鉴,而这些是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所不具备的。而且这只是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精彩等待着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去见证。
因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