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秦海这样说,陈贺千的脸也黑了,他伸出手说道:“让我看看。”
秦海把京石机的报告递给陈贺千,陈贺千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不禁怒道:“这个周以诚搞什么名堂,这是明目张胆的阳奉阴违嘛!”
这一次由国家计委向各家企业下发的通知,陈贺千是认真研读过的,对于其中提出的以材料、工艺的突破为核心这条原则非常认同。而周以诚在报上来的方案中,却强调了一大堆困难,声称材料的研发周期太长、工艺的开发缺乏论证,然后避开这些关键环节,提出利用进口材料进行乙烯压缩机的研制。
如果对京石机的情况不够了解,秦海和陈贺千或许会被周以诚的这番说辞所迷惑,进而接受他所提出来的方案,并期待未来京石机能够补上材料和工艺的欠债。而现在的情况是,秦海从樊志渊、吉振荣他们那里已经了解过了,京石机在上一次参与30万吨乙烯压缩机研制的时候,就已经说过同样的理由,而且也承诺会在整机项目完成后,继续开展低温材料和铸造工艺的开发。结果,整机鉴定通过了,项目结束了,京石机就把这些诺言扔到了一边。
时隔两年,当一个80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开发任务出现在京石机面前时,他们居然还是拿不出合格~一~本~读~小说 ybdu的低温钢材,还打算继续通过进口钢材的方法来解决材料问题。如果一次又一次都是这样避实就虚的话,这些所谓的重大攻关,又有什么意思呢?
最可气的是,如果把最困难的材料和工艺问题撇开,仅仅是进行整机设计和制造,有前面30万吨整机的基础。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资金。周以诚却闭口不提这一点,而是悍然提出了4000万的研制费用。陈贺千不用去拷问周以诚,也能够想象得出,这完全就是拿着一个虚假项目来骗取国家的重大项目补助,至于钱到手之后会被用于什么目的,那就不用细说了。
看到自己的学生递上来这样一份报告书。陈贺千的怒气是可想而知的。
“老陈,你上次不是还夸这个周以诚是你最得意的弟子吗?怎么,现在给你丢人了?”李林广在一旁没心没肺地调侃着。
因为秦海的原因,李林广和陈贺千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李林广是个率性而为的人,陈贺千则是一个谦和君子,两个人性格不同,但私交却非常好,所以李林广才会在这个时候还跟陈贺千开着玩笑。
陈贺千叹了口气。说道:“这件事,其实也不能怨周以诚。咱们这些企业做事,一向都是这样的规则,周以诚也算是近朱者赤吧。唉,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小秦提出的原则,实在是太英明了。如果我们不坚持把攻关的重点放在材料和工艺上,那么这一次的重大成套装备攻关。最终又要流于形式了。”
李林广笑道:“老陈,你现在才知道小秦的本事啊?我是服了这个小年轻了。你说说看。他比我儿子也大不了几岁,怎么想问题会这么老道?连咱们这两个老家伙都比不上他,你说这是什么道理?”
秦海听两位大师把话头扯到了他的身上,连忙谦虚道:“陈老师,李老师,你们就别捧杀我了。我所以会认为材料和工艺是核心,也是因为过去在浦桑国产化办以及农业部的工作经历。据我在企业做过的调研,我们在许多领域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国外,主要就是因为材料和工艺跟不上。至于说整机设计,反而不是什么瓶颈。说得难听一点。整机方面,就算我们做不了创新,难道还不会测仿吗?”
所谓测仿,全称是测绘仿制,后世有个更委婉的说法,叫作山寨。早些年,中国的装备制造水平落后于国外,许多设备都不能自己生产。为了摆脱对国外的依赖,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想办法“弄到”一台国外的设备,然后大卸八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进行测绘,接着原样仿造出来,从而实现同类装备的国产化。
在知识产权意识不高的年代里,这种测仿的方法,为国内解决了许多装备短缺的问题。在测仿的过程中,技术人员掌握了这些设备的设计原理,举一反三,也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应当说还是有一些成效的。
可是,整机能够测仿,材料和工艺却是没法模仿的。一块钢材,我们只知道它的性能非常优越,但如何才能冶炼出这样的钢材,是无法从钢材本身找到答案的。由于材料和工艺上的落后,我国的许多工业产品虽然原理甚至形状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似,但性能却是差强人意。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