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何况轩军的斯潘塞连珠枪,用的已经是金属定装弹了——当然,“连珠枪”这个东西,高杉晋作和山县有朋只闻其名,他们还不晓得什么叫“金属定装弹”。
不过也不能怪高杉晋作和山县有朋。长州藩换装新式军械不过半年,他们还从来没有过击发枪和“竹束”对抗的经验,不晓得这东东的防御效果到底如何。现下没有更好的办法,试试看吧。
“竹束”长度接近成年人身高,十分沉重,士兵双手同时用力,才能把持“竹束”,这样就无法持枪,也无法快速奔跑。于是,第三次进攻,几十具“竹束”打头,大伙儿慢慢地往土坡上挪,后面的高杉晋作、山县有朋都不由大皱眉头。
中国人开始射击了,13.2毫米铅弹,像穿过纸张一样,轻松撕碎了看起来非常坚实的竹子。而且,破碎的竹片四面八方地激射出去,对“竹束”后面和旁边的士兵造成了二次杀伤,一时间,惨叫声不绝。
第三次进攻很快就失败了,持续的时间还比不上第一次。
山县有朋暴跳如雷,他要设立督战队,“后退者死!”
高杉晋作坚决地制止了他,真这么做,士兵非哗变不可。
“山县君,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高杉晋作看得很清楚,中国人躲在壕沟内,长州军很难给予有效杀伤。而中国人在长州军进入五十米范围内才开始射击,命中率极高,火力密度又极大,几乎中国人一开火,长州军就无法再往前进。极少数特别勇猛或运气特别好的士兵,能够再往前冲二、三十米,但人数太少,最终还是在到达壕沟前被中国人一一射杀。
唉,可惜我没有大炮!
高杉晋作不知道的是,即便他有了火炮,还是拿这样的壕沟没有办法。当时的陆军火炮,比如拿破仑炮,对堑壕的破坏力是很有限的。事实上,在坦克出现之前,这种构造的堑壕,一直都是步兵不可逾越的障碍。五十年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都做不到的事情,现在不过才半个脚掌迈进近代化门槛的长州兵,怎么可能做得到?
没办法,关卓凡的这个外挂开得有点大。
山县有朋怒道:“那怎么打?难到就这么撤回去?”
高杉晋作抬头看了看天色,轻轻地吐了口气,说道:“等晚上。”
山县有朋不出声,这次轮到他“颇不以为然”了。
他明白高杉晋作的意思: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接近中国人的壕沟。
战争爆发以来,高杉晋作策划指挥了两次成功的夜间行动,一次是驾驶“丙寅号”,单枪匹马杀入周防大岛幕府舰队泊地,成功吓跑了整支幕府舰队:一次是这次攻打小仓城,全军在深夜渡过马关海峡。
这两次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对手太愚弱了。而现在的这个对手,明显比幕府强悍十倍不止,不能指望人家像幕府那样,全无防备,任你接近。
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军事技战术条件下,特别是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夜晚指挥部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基本不可能进行什么复杂的行动。
高杉晋作的两次成功,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行动:夜袭周防大岛,只用一艘“丙寅号”,单打独斗,没有任何协调、配合、指挥的问题;夜渡马关海峡,甚至不算真正的作战行动,只是航渡这个动作的反复重复。
稍稍复杂点的军事行动,涉及到了协调、配合、指挥的,比如渡过海峡之后攻击小仓藩大里阵地,就得等到曙色初现的时候。如果深更半夜发动攻击——敌人是看不见你,可你也看不见敌人。
这是指挥官非常讨厌的事情:无法掌握部队和局面,仗能打成什么样,全靠士兵个人发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