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焦点,已经不是中国,而是普鲁士了,短短数天之内,“避免两线作战”、“亚洲战场转攻为守”的论调已经甚嚣尘上。
作为海军及殖民地部长,自己当然坚持,投入亚洲战场之兵力,陆军数量有限,海军——欧洲战场本就用不到海军,因此,亚洲战场执行既定的作战计划,对欧洲战场的投入,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国务部长兼财政部长福尔德也委婉表示,帝国的财政,可以支持两线作战。
可是,自己得到的支持是很脆弱的,如果战事不顺——欧洲战场也好、亚洲战场也罢,任何一个战场的战事出现波折,都可能使皇帝陛下做出“亚洲战场转攻为守”的决定。
欧洲战场战事不顺,陆军理所当然的会将锅扣到亚洲战场的头上,说什么两线作战分薄了帝国的力量;亚洲战场战事不顺,相关议者,更会极自然的得出“两线作战力有不逮”的结论。
据我冷眼旁观,对普鲁士宣战之后,陆军的动员,相当的仓促、混乱,根本不像他们自己吹嘘的那样,已经做了什么“万全之备”,对普的战事,不可能是一边倒的胜利——虽然,我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法兰西帝国,可是,其中的波折——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只怕在所难免。
因此,我们要随时做好陆军将黑锅往亚洲战场头上扣的准备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到两点:
第一,不能有任何重大的闪失——不然,不等陆军的黑锅扣过来,我们就得“转攻为守”了。
第二,必须尽快取得“实质性”甚至“决定性”的战果——这样,当陆军的黑锅扣过来的时候,皇帝陛下就无法下定将大好局面拱手葬送给中国人的决心了。
进攻马尾,即便一切顺遂,所获也是有限的——中国人绝不可能因为马尾之败就竖起降旗,甚至都未必能将他的主力舰队从威海卫逼出来;咱们还是得按照原计划,到杭州湾的外海,去“截断中国的血管,摁住中国的心脏”。
就是说,马尾之役,即便取胜,也不能被视为“实质性”或“决定性”的战果——因为,它不会对战局产生“实质性”或“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法、普没有宣战,帝国对外的主要矛盾,还是集中于中国的话,马尾一役的胜利,当然可以大肆渲染,可是,目下,法、普已经宣战了呀!——马尾一役的胜利,就唬不了人了!就无足轻重了!
这个道理,你的明白?
如果马尾一役,我军竟不慎遭受了什么重大的损失,甚至,根本就打不破它的“铜链”、“铁索”啥的,铩羽而归,那么,整个亚洲战场,都只好“转攻为守”了。
你的明白?!
所以——
第一,不要去打马尾!
第二,不要在妈祖岛一带逡巡了,赶紧北上!去“截断中国的血管,摁住中国的心脏”!
即便一时半会儿的,中国的主力舰队,还是不肯露头,我们也可以宣称,“已经将中国的命脉握在手中了”——这就是“实质性”或“决定性”的战果!
你的明白?!
一盆冷水由头浇到脚,萨冈、孤拔,不由面面相觑了。
咋办?
是不管不顾,按照自己的计划,照打马尾不误;还是遵照上级的指示,“赶紧北上!去‘截断中国的血管,摁住中国的心脏’”?
可是,我之所以“在妈祖岛一带逡巡”,首先还不是为了刷战功,而是为了等我的舰队的“第二批次”,闲着实在没事儿了,才想拿马尾来刷刷战功的,不然,国内那帮子混蛋,还不攻讦我“怯敌避战”什么的?
现在,“第二批次”还不晓得在哪儿,我就急吼吼的去找中国主力舰队决战——如是,我还要那个“第二批次”做什么?
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