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跟乔月交好的,毕竟季家是村子里的富户,家里牛啊驴啊的,什么都不缺,家里还那么多在县里有活计的人。
这要是跟乔月相处好了,没准还能捞到点好处,而且季家新媳妇看着也是个好相处的,能多个聊得来的朋友也是不错的。
乔月这边磨好了豆子,大家一起洗了手,帮着做酱块,人多力量大,没多大一会儿,五十多斤的酱块就做完了。
将做好的酱块密封好,放在小五的房间,四妹有了新房间,老房间就留给小五了,现在家里就属小五的房间空间大,正好用来放酱。
乔月是个知道感恩的人,谁帮过自己,心里都记得呢,平时家里做点什么好吃的,也不藏私,只要肯学,都倾囊相授,反正都是一些常见的农家饭,也没必要弄得跟祖传秘方似的,防人跟防贼似的。
自己的新发型也会跟大家分享,深受大姑娘小媳妇的喜爱。
总体来看,乔月嫁过来之后,跟村里人相处还是非常和谐的,而且乔月本人是个非常爱八卦,喜欢聊天说话的人,而且知识丰富,有时候会将现代的故事本土化后,讲给大家,让大家听个乐呵。
在娱乐极度匮乏的时代,能听到这么多新奇的故事,那得多招人稀罕啊。
别说是小媳妇们了,小孩子们也爱聚在季家,听漂亮的小婶子讲故事。
当然,乔月也不是白讲故事的,这些人边听故事,就边顺手帮着乔月把活干了,托大家的福,季家的蔬菜水果们,长势十分喜人。
不过最让人讨厌的,就是小张氏了,这人也是奇了怪了,明明不喜欢乔月,但还爱往人家身边凑,只要她闲在家,就场场不落下,几乎成了季家的常客了,乔月还不能直接撵人,只能选择性无视。
这大概就是黑粉吧——我不喜欢你,也要关注你,然后时不时的跳出来恶心你。
不过跟她姑姑接触过几次之后,乔月对小张氏反而没那么讨厌了,毕竟小张氏坏都坏在明面上,季家三婶真的是满肚子坏水,让人防不胜防。
有一次季家三婶跟乔月闲聊天,问乔月为啥做这么多的大酱。
乔月也没想太多,就直接说家里人多,做少了怕不够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愣是被传出了不孝的名声。
说乔月新媳妇不会过家,都过了做酱的时候了,还敢做这么多,真是浪费钱啊。有钱做酱,没钱看她奶奶,都嫁过来快一个月了,也没招呼奶奶吃过一顿饭。
季家新媳妇不会过日子,不孝顺的传言,瞬间就传遍了整个村子,传播速度之快,明显就是有人故意为之。
乔月做了五十斤酱,在村里确实算是独一份了,十斤豆子就要用四斤盐才能做好大酱,虽说豆子是自家种的,不要钱,但是二十斤的盐可是实打实的要用二百文钱的。
村里就算是人口多的人家,一年也不过就做个四五十斤的大酱。
而季子仁家的人口,在这个村子里,算是少的了,这样一对比,确实算是比较奢侈的行为了,但是这一点就无关紧要了,反正我有钱,我爱咋花就咋花,顶多被说一句浪费。
但是不孝这个帽子扣下来就太缺德了,古代最看重的就是孝道了,这要是背上了不孝的名声,会被不明真相的人戳脊梁骨的。
不过季家三婶明显低估了乔月的宅斗技能,虽说作为外来的媳妇,对季家的事情了解的不多,但是该做的事情可是一样都没少。
平时笑呵呵的与人和善,不代表乔月是个啥都不懂的“傻白甜”,而且乔家阿娘时不时的就会提醒着,再加上季子仁这个腹黑的军师指导,怎么可能犯这么明显的错误呢。
谣言是传开了,但是辟谣的话也很快就传开了。
“人家小媳妇可孝顺了,没少招呼她奶吃饭,我都看到好几回了,她奶也不来啊。”
“我也看见过,季家大小子买了一大块的猪肉,得有两三斤,都做好了,那菜闻着才叫香呢,季小五去喊她奶奶过来吃饭,没喊来。”
“他奶不过来,就送过去呗。”
“送过去?送过去,他奶一块都捞不到,你没看季家老太太瘦那样,在二儿子家好不容易涨点膘,到三儿子家,没几天就瘦没了,现在干巴拉瞎的,瞅着都可怜。”(干巴拉瞎:就是瘦骨嶙峋的意思)
“老三媳妇那个厉害劲,可把季家老太太欺负苦了,季老三也是个软的,他娘都被欺负成这样了,也不管管,不像他的几个哥们,一点都立不起来。”
“没准季老三就是不想管呢,他娘吃饱了,他不就吃得少了。”
…………
没几天,季家三婶的恶行就被全村重新提起来了,真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很显然,对于这样的风评,季家三婶是浑然不在意的,大家对她的八卦也不太感兴趣,大家更喜欢看好人变坏,至于坏人有多坏,只要不坏到自己头上,爱多坏就多坏。
果然,道德只能约束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