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兄弟绝对不是唯一有这个打算的公司,不过也都仅止于念头上,不用说2006年的当下,哪怕是十年后,国内的电影企业又何尝感受到了国外电影的压力,一连串本土电影的票房高企,也给了他们“不思进取”的动力,对本土电影产业的支持是一种保护,同时也是一种拖累。当然,电影这个东西严格来说,没有明确的搞下之分,对市场来说,票房可以算是唯一的标准。既然有钱赚,目所能及的未来又不会遇到什么竞争,要让中国电影商人产生向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看齐的想法,是不太现实的。
但多年来,华语电影在欧洲三大上的一些收获,尤其今年的金球奖,章子仪、周星弛、程凯歌,加上李桉,可以说为华语电影大大刷了一把格调。所有内地影人和公司,难免产生一点额外的企图心,透过电影业的前沿,也就是美国的知名奖项,来刷演员或者作品的“口碑”,应当是一条可以走的路。
相较之下,这一点显得更实际一点。
当然,事实上,这远比他们想的要来的难得多。第63届金球奖,可以说是华语电影在美国颁奖季的巅峰时刻了。究其原》+,因,大约也是中国市场开始爆炸性增长之后,一方面中国电影水准随着商业化而趋向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志于好莱坞的大牌们,看到母国也成了一块肥肉,足以吃的肥头大耳,愿意出去拼搏的就少之又少。这一形势,要等到他们的境界再有提升,才会去企图更多的东西。
……
丹尼尔的团队当然早就知道这个安排,事实上,这一次去中国,事情是很多的。要做在前面的工作也非常多,不论是电影领域的还是商业领域的,或者是慈善领域的合作,丹尼尔旗下的各股势力要准备全面进攻中国市场,前途虽然未卜,但白皮黄心,总归有一份牵挂未了。
金球奖的结果出炉之后,在美国本土引发的动荡,远胜于太平洋对面的中国。
一阵喧嚣之后,所有的争论和话题都集中到一个点上。
3月的奥斯卡。丹尼尔会不会拿下自己的第三尊影帝!
学院和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步调并不完全一致,但金球奖的结果对奥斯卡有某种佐证的意味,这给舆论提供了大量的幻想空间。
去年此时,对《社交网络》马克.沃恩的演绎“理所当然”的没能让丹尼尔三度蝉联影帝,只是将他的连续提名记录提高到第三次。在金球奖之前,大家同样“理所当然”地认为提名记录让延续到第四此。但三度获奖的时机,还没有来到。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再能够预测到了。
奥斯卡公布自己的提名名单之前,导演协会奖、演员工会奖这两个重量级前哨奖开启结果。
丹尼尔.桑德勒双双命中。
“整个年度颁奖季就像是一出排好的戏剧。一开始,丹尼尔并非种子选手,收获寥寥,菲利普、希斯、克劳、杰夫等人往来交手。竞争激烈。丹尼尔就像是电影一开始不起眼的某个小角色。然后时间迎来了金球奖,沉默已久的丹尼尔绝处逢生,一举翻盘,杀的对手目瞪口呆。惶惶难安,小角色开始觉醒,变得强大。导演协会、演员工会的奖项则将丹尼尔的逆袭之路烘托的气氛高昂。一往无前的势头不可阻挡。接下来就是最后的战场——奥斯卡颁奖典礼。这场戏剧会像是传统的电影剧情那样,黑马成就英雄,鹿死其手,大获全胜。还是有特别的展开,丹尼尔倒在最后一段路上,看着被他超越的人重新走到前面,接下荣耀。
现在哪怕是最高明的奥斯卡预测者,也不敢轻而易举地预测这出戏的结尾了,信仰欧.亨利的人也无法确保自己希望看见的结局能够成真。毕竟,时隔一年,再拿影帝,对丹尼尔和奥斯卡来说,都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芝加哥每日论坛报》。
如《论坛报》所说,影评人预测者变得谨慎起来,金球奖、导演协会、演员工会这三座影帝奖杯,足以搅浑最后的一点清澈。
和丹尼尔更熟悉的肯特.图兰在自己的mb上说道,“眼下的局面变得不可捉摸,但我建议随后投票的奥斯卡评委们尊重自己心意,不要被额外的因素困扰。奥斯卡应该被授予本年度表演最佳的演员,至于他拿过多少座奖杯,根本无关紧要,不是么?专业的态度可以解决一切。”
这是评论人中并不占优的一种论点,在受到丹尼尔的影迷和学院信仰者的支持之外,也被怀疑论者质疑。
“专业的态度当然可以解决一切,我认可图兰的这句话。可是,谁能确保所有奥斯卡评委能够以专业的态度来处理自己的选票呢?背负专业的表皮,实则还是公关力量的比较,这对任何人都不公平,更不用说解决一切问题。”
一名叫“阿里”的mb用户回复道。
和他持类似观点的专业评论人士并不少。
和《论坛报》同城的,更具影响力的《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影评人罗伊.斯坦则更为激进一些,作为罗杰.艾伯特的同事,他没有罗杰的声望,所以似乎打算用更加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