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吕看了一眼,对我们说:“现在看来,辫子姑庙底下恐怕并不是「山」,而是一个人为堆砌成的巨大「封土堆」。这是阴阳鱼的「鱼眼」位,三面环山抱水,其地势,缓和中透露着一股庄严,风水极佳之地呀!”
我说:“吕团长,不管这座山,它到底是山还是封土堆,对我们来说,它都是巨大的。如果你的推断没错,辫子姑的墓就在这座山的山体之中,可是墓道口在哪呢?这么大这可咋找啊?找不到墓道口,咱不能随便挖个洞就往里钻吧?”
老吕说:“莫慌,唐代古墓虽然玄乎,但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法则」,唐代人建造古墓,形式可谓五花八门,但有一样东西,是必有的,那就是:神道。”
神道,顾名思义就是一条路。
神道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人登山祭拜。所以它就是通往墓道口的路。神道往往由青砖铺成,就跟山路一样,从山脚下直达墓碑,若是有钱人家所修的神道,那么两旁往往摆着巨大的石像供奉。
老吕说:“这座山光秃秃的,一千多年下来,辫子姑墓的「神道」恐怕早就毁掉了,但是不要紧,只要我们找到它就行了。”
我问:“怎么找?”
老吕对韩本初说:“把铁针发给大伙。”
韩本初听闻,从背包里拿出四根细长的铁针,这东西就跟咱家里阳台窗户上的铁栅栏差不多,细长细长的,前面还有个尖头。
我问老吕:“这是干什么用的?”
老吕说:“神道是由砖头铺成的,一千多年的风吹日晒,泥沙掩埋,长年累月下来我估计它应该被埋在地下三五米的深度,等会庄婆婆原地待命,我们四个人分成东西南北,用我发给你们的铁针往土里扎,如果扎下去的只有泥巴,那就换个地方再扎,以此类推,直到扎到扎不下去的地方,那就是扎到砖头了,那就是神道的位置!”
别说,老吕还真是个内行。
他这么一说,我们全都懂了。泥土是软的,铁针能扎下去。砖头是硬的,铁针扎不下去。如果扎到硬东西,那就是扎到砖头了。三五米的土里有砖头,那不是古代的神道还能是什么?于是我们一人拿了一根铁针,分散而开,忙活了起来。约定好了不管什么结果,每隔半个小时就回到守在中间的庄婆婆那集合一次,汇报各自的情况。
我负责南边。
我扫了一圈南边的地形,真他妈比我屁股还干净,一点人工的痕迹都没有,我一针没扎呢,心里已经凉了半截,心想我这一路肯定是没戏了,就是个秃头山而已。
可想归想,活儿还是要干的。
于是我无精打采的往土里扎了一针,最开始的一两米,那土比豆腐还软乎,一下就扎进去了,可到了第三米的时候,我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土层有点乱,不像死土。于是我皱着眉头狠狠往下一扎,只听“咣当”一声,我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真他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