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61做嫁衣的李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洛口仓中的粮食并不是只有李向一个人注意到,早在李向第一次经过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唐国公李渊安插的人在了。

    李渊是那种未雨绸缪的人,当年杨坚因为一个李姓当称王的谶语,差点儿就将他李家一网打尽,好在还算他见机的快,直接跑回了晋阳,这才算是躲过一劫。自从那之后,李渊就开始积蓄自己的力量,当然他一开始只是为了自保,根本就没有想过造反这件事情。

    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神奇,越是不去想的事情,出现的几率越是大的多。没想到几年之后,杨坚莫名其妙的死了,继位的杨广短短几年,便闹的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眼看着南北朝时的乱世又要来了。

    李渊的心思有些活泛了。

    要说李渊的性格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和他的那个死去的姨夫杨坚是相像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李渊从小实在杨坚身边耳濡目染的结果。

    李渊的祖父、父亲都是和杨坚同朝为官的,那时候皇帝还是北周的。等李渊的父亲死后,他就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他从小和表哥杨广一起生活在皇宫中,因为杨坚的皇后要叫他母亲一声大姐。

    李渊是亲眼看着杨坚怎样一步步从一个朝臣当上皇帝的,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一种奇妙的童年经历。同样的,等到杨广做了皇帝,李渊的心中就有了当年杨坚一样的想法,是不是老子也能过过做皇帝的瘾呢!

    私底下想想是不犯法的,所以李渊心中的一丝萌芽渐渐的开始露头了,正在这个时候杨广居然开始了对周边那些邻国的东征西讨。

    先是将突厥打的服了软,又将高昌直接打回了老家,这样叫杨广一时间意气风发,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周边的外患,便将矛头指向了东北那块三个小邦,高句丽、新罗和百济。

    隋朝疆域空前的扩大,也导致了朝廷对庞大疆域失去了有效的控制,在远离帝都的四方,经常爆发一下小规模的叛乱,当然这些动摇不了隋朝的根基。

    为了打击那些世家大族,消耗他们的势力,杨广毅然决然的三征高句丽。在东北的土地上丢下了不下百万北方兵士性命后,杨广铩羽而归。

    削弱北方豪门大族势力的目的是达到了,但也让隋朝由盛而衰,再也无力去对付出现在各地更多更大的叛乱与造反了。

    李渊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他也真正看到了一个强盛的新兴国家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一个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的战乱之地。

    这次他真的动心了。

    造反总是要下本钱的,最少也要有不怕死的胆量。李渊知道这条路只要踏出一步,就一定是一条不归路,不成功那就等死好了。

    所以虽然目标定下了,但他从未表现出来,甚至连最最亲近之人都没有说过,只是暗中默默的准备着。

    打仗就要有人有兵,有粮,有军械,有地盘儿。李渊这些都有,但还不够支撑他去进行一场造反的战争。所以李渊开始顶着他唐国公的爵位,培植自己的势力。

    他先是在自己军队驻扎的地方平叛,然后将那些造反的百姓全都收到自己麾下,招安了这些人,不断的训练,最后培养成自己的兵士。又通过关系,结交朝中重臣,联络那些自己的亲朋好友,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圈子。

    眼看着国家越来越乱了,留给他准备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他开始着手囤积粮草。

    粮草这种东西说好弄也好弄,说不好弄也不好弄。一般情况下,要是国家需要大批粮草时,一定就是要打仗了。所以李渊的第一批粮草就是用了杨广给他平叛的名头,从地方上征集来的。

    打那些手里拿着锄头叉子就敢起来造反的农民,李渊根本就不用费事。每次想朝廷请调大批粮草后,只用去一小部分便可以结束战斗,剩下的都被他扣了下来,悄悄吩咐自己的亲信运回晋阳秘密基地中。

    就这样连着两三年的征战,也叫他存了不少存粮。不顾他很清楚自己要想靠这点儿粮草造反的话,那等于是去送死,所以他还需要更多的粮草。

    可惜好景不长,杨广对他的怀疑越来越重了,后来干脆就不给他派任务了,只是给他封了一个太原留守的头衔,叫他在晋阳守城,这样他就没有机会再通过平叛私扣粮草了。于是他就把眼光放到了黄河以北的几个国家粮仓中了。

    要是能把这几个国家粮仓弄到手,那可是有大大的好处。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杨广的力量,真的到了造反的那一天,杨广的军队连粮食都没有了,那自己不是要省不少力气吗?

    说干就干!李渊和自己的几个心腹幕僚研究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