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氏这次提前造反,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虽然起兵成功夺取了五座县城,但有若昙花一现瞬间就被扑灭下去。
支持项氏起兵的皆都是楚地一些落拓的贵族和游侠,就连当地诸多豪强都还在犹豫观望之中并没有跟风,东南诸郡的确还有不少起兵响应的匪徒,但规模都很小,数十数百人还不等聚成大患就被当地警尉镇压下去。
而在朝堂谕令出兵之时,陈旭便已经通知陈平安排报馆的记者随军行动,期间也传回来一些东南诸郡的新闻,但陈旭叮嘱报纸上专门登载那些匪兵对当地的破坏和洗劫乡镇百姓钱财的消息,大肆宣扬叛军的残暴,这样报纸流通出去,其他地方的百姓了解的大部分都是叛军作乱的情形,各地民众对叛军的行为不是欢欣鼓舞,反而是同仇敌忾的愤怒,这样其他郡县即便是有心怀不轨蠢蠢欲动的六国反叛势力就变得非常被动和谨慎,东南几个郡治乱成一团的时候,西北东北和中原却安稳无比,基本上没有出现太多乱象。
利用宣传瓦解反叛势力的斗志,同时又凝聚民心,这就是大秦都市报如今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巨大作用。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大秦都市报在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已经非常明显,慢慢开始达到了陈旭当初开办报纸的初衷和目的。
而今天朝堂最后一道谕令,很快也会通过报纸宣传出去,这样天下百姓皆知朝廷不仅镇压了残暴不仁的叛军,而且皇帝还非常关心匪乱地区的民众生活,免除税收和徭役,开仓赈济难民都是仁德之举,如今大秦各地粮仓积粟如山,皇帝和官员都不会太过吝啬这种收取民心的大好时机。
接下来足足一个月,陈旭都在忙碌拆分华夏钱庄的事,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要完全理顺也并不容易,但随着春天来临,天气逐渐温暖,这件事还是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财政署、中央钱庄和华夏钱庄的各项准备也几乎都全部完成。
范采盈依旧掌控华夏钱庄,而杨堃则被陈旭推荐去少府担任新筹备的中央钱庄做主管,至于财政署陈旭不会去染指,因为财政署只管理朝廷收支,并不属于顶层架构,陈旭只要把央行管理好就行了,本来最好的人选是范采盈,但安排一个女人担任如此重要的官职不说大秦没有,后世也没有,陈旭想想之后也只能作罢。
而对于陈旭推荐杨堃担任中央钱庄的主管少府令赵威并没有异议,而且还非常感谢,因为对于中央钱庄的运行制度整个少府的官员都是两眼一抹黑,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来运行。
杨堃虽然不太懂金融,但毕竟拥有非常灵活的商业头脑,在陈旭和范采盈填鸭式的灌输之后,很是兴奋和激动的接下了这个差事,而这个差事也让杨堃的身份一步登天,从一个挂着郎职的闲官一下变成了少府的三品大员,因为其职位对大秦的经济繁荣和稳定具有极大的作用,在陈旭推荐之后皇帝也没小气,直接封爵下卿,成为了掌控整个大秦金融命脉的朝廷重臣。
对于陈旭的推荐,杨堃自然是感激涕零,发誓此生要唯清河侯马首是瞻。
始皇帝三十二年春,两个新筹备的朝廷署衙中央钱庄和财政署正式开衙办公。
而中央钱庄开衙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鼓励全国郡县有实力的商贾在各地筹建钱庄,并且和华夏钱庄展开深度合作,尽快将钱庄开遍大秦所有县城甚至是乡镇。
这是陈旭策划中央钱庄最大的一个原因,用朝廷的力量去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完善基层金融单位,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推进货币改革,同时还能形成一个遍布整个大秦的金融网络,时不我待,光靠华夏钱庄单打独斗,再过十年二十年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太过偏远的地方华夏钱庄的手既伸不了那么长也管不了那么远,但民间的力量却轻而易举就能实现,鼓励当地商贾投资开设钱庄,很快就能将钱庄业务拓展到巴郡蜀郡这些地方,甚至将来还可以开设到月氏和岭南这些大秦中央统治之外的区域。
转眼已是仲春二月,万物竞发草长莺飞,整个华夏从南到北桃红柳绿,而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一轮规模更加宏大的全国道路建设已经进入了热火朝天的状态,春播过后大量的平民背着锅碗瓢盆和被褥工具到各处的工地打工挣钱,全国各地的水泥厂也昼夜不停,把大量烧制好的水泥源源不断的卖给各地修路的承包商,除此之外,煤铁矿石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整个华夏到处都是烧制水泥和炼制钢铁的滚滚浓烟,基础工业的蓬勃兴盛已经能够看到苗头。
东南的局势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来往的朝廷奏报之中说的也不再是叛军和匪乱之事,大部分说的都是事关民生、严打和修路的情况。
项氏叛军已经烟消云散,除开乘船逃脱的项伯和钟离昧之外,整个项氏家族的主力基本上死绝,但让陈旭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季布这个匪首竟然就像失踪了一样,没有丝毫的消息。
但全国各地的严打还在继续,抓捕季布的通缉令还依旧挂在全国无数郡城县城和关隘城墙之上,而各地民众对于严打的支持热情前所未有,在民众的踊跃举报和参与之下,这一轮足足要持续半年的严打眼下已经抓捕了十余万人,全都作为刑徒发配到各地修建道路,这些平日在城镇乡村为非作歹的闲汉游侠,在国家机器的镇压下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甩开膀子搬砖,成为了建设大秦的一支生力军。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